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渐逵的诗 > 赠督学蔡可泉

赠督学蔡可泉

[明朝]:王渐逵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

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

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

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

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

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

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

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

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诸君皆有了性命之说。

王渐逵简介

明朝·王渐逵的简介

【生卒】:1498—1559【介绍】: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王渐逵的诗(778篇) 王渐逵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督学蔡可泉

明朝王渐逵

忆昔寓京洛,同官西曹院。

君年富英妙,词藻动畿甸。

暌别叹旬载,越海欣一见。

储歛日已深,煦闰溢颜面。

学士资绪馀,诸生启模宪。

古称德润身,君子重豹变。

说泽方自兹,离索复相远。

知崇而礼卑,持此信精鍊。

临岐更踟蹰,瞩望增眷恋。

涧毛虽云微,可以供一饯。

江淅尚玄悟,学者群宗之。

讵知了性命,乃与日月宜。

奇珍匪尝口,绚霞岂能衣。

古来齐鲁论,心事未云岐。

达士抱以脩,浊世相乖痴。

君看百尺楼,下有栋与基。

玄谈竟无益,顿悟亦何为。

隐语互相倡,无乃堕禅机。

君生群哲乡,大途宁更疑。

懋矣炳前脩,新知信相期。

不惜远书札,启我衰钝资。

苕溪舟上怀蔡可泉

明朝王慎中

岸花夹水备芳鲜,愁思看时倍惨然。
几欲将愁寄流水,苕溪又不到桐川。

西湖赠督学徐少湖

明朝王渐逵

少湖子,原是玉堂香案吏,谪居遥向西湖住。

驰驱天目走会稽,三竺传呼两高待。

青萝道人出罗浮,飘然欣对湖中洲。

二十年来回俗驾,一尊为尔相淹留。

少湖子,君不见湖山开后忆千祀,纷纷过目吾谁俟。

玄风梵劫郁层峦,腻气腥烟溷芳芷。

少湖子,暂开颜,有酒尽载归湖间。

倾尊为我饮,取琴为君弹。

一弹一曲入孤山,清商流徽调声翻,梅花开遍玄鹤还。

少湖子,暂开颜,西湖未是君栖安。

与子乘风咏归去,琼楼玉宇空人还。

赠督学朱金岳公二十韵

明朝韩上桂

奎壁文章秘府开,轩輶使节赤霄来。河图负瑞归东序,昆琬腾辉映上台。

望切斗山悬仰止,光摇云汉倬昭回。书藏禹穴今从探,赋拟霞标昔并裁。

三秀芝颜芬郁郁,九苞鸾彩美毰毸。关西伯起综髦誉,冀北孙阳揽骏材。

夜雨屡沾岩下桂,春风先发岭头梅。冲牛宝剑拭龙匣,照乘明珠剖蚌胎。

水镜澄莹祛夙障,玉壶皎洁绝纤埃。提衡万象低昂见,顿网弥天钜细该。

化入鸿垆销点雪,鸣从幽蛰试惊雷。孔铃再振蒙情觉,邹笛频吹淑气催。

绪接遗文寻未坠,力扶大雅挽将颓。七盘险磴康庄出,百折狂澜砥柱回。

漫刺祇凭诗作介,握芳希托凤为媒。环观璧沼欢含藻,思御龙门叹曝腮。

就笼参苓供药物,倚墙桃李借栽培。雕虫颇售铅刀割,绣虎宁辞袜线才。

誉窃片言轻鼎吕,价期一顾重驽骀。作人倘附菁莪化,愿效南山歌有台。

和荅胡可泉郡伯

明朝边贡

籍籍胡安庆,新声满旧都。讵知金马客,翻领玉麟符。

退食还经史,登楼即画图。昔贤忧乐地,元只在江湖。

赠督师曹将军

宋朝毛直方

泰阶煌煌色已齐,祥飙为扫蚩尤旗。
幅员浩荡春台熙,不遗桴鼓惊锄犁。
羽林宿卫环三陲,居安节虑忘战危。
整暇自许忘其机,司马八法律以规。
蒐苗狝狩凛弗违,碧油有幢俨军师。
手持虎节谈鱼丽,闽关不以山与溪。
歌舞七德宣皇威,有来视师省檄飞。
将军名已草木知,干戈俎豆睢阳时。
已分勾当江南归,流芳奕叶今孙枝,此行且赋从军诗,时清未用歌采薇,天子有道守四夷。

武学蔡博干挽诗·人怜蔡庆无

宋朝项安世

人怜蔡庆无,庆远自悠哉。
虽欠寿将位,非无时与才。
诸生尊谊概,明主识奇瑰。
独把平生去,何曾一语哀。

武学蔡博干挽诗·天子昔好武

宋朝项安世

天子昔好武,儒臣皆讳文。
谁能有胜具,不肯建奇勋。
半世观行己,千年劝事君。
底须登大耋,金印负前闻。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

明朝唐顺之

威名昔日动南荒,斧钺重分定海疆。
八镇大臣承节制,六千君子备戎行。
若营内险无如海,但练沙兵略用狼。
师老寇深为日久,伫看石画一更张。

赠督府张半洲兼柬周中丞石崖四首·其四

明朝唐顺之

插羽飞书入建章,帝亲推毂任才良。东南大略输公墐,尊俎奇谋仗子房。

人家半是焚烧后,禾黍又成荆棘场。为将先须固根本,诸公深计在民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