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贺的诗 > 瑶华乐

瑶华乐

[唐代]:李贺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
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
列旆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
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
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神马驾车,周穆王随天运行

四匹神骏的辔铃声丁丁当当,直达天庭

金木水火土,五位星宿

为迎接西王母的贵宾

拿起扫帚把天上的层云打扫干净

仙宫左右,有日月环绕

门框上镂金错玉,层次分明

飞舞的云霞是仙女长袖曼舒

西王母的神情如江海澄明

日归之处的虞渊

用它清澈的泉水照映她的容颜

她身披云衣,云衣上玉光闪闪

从昆仑之巅走下,华光回环

旌旗如松

华盖如轮

和煦的春风开路

清冷的金风殿后

驷马十乘

车队在云巅矗立

云腾霞飞

招呼与穆王人仙共醉

坐瑶席,用玉杯,甘露荡漾着涟漪

玄霜,绛雪,在人间,那可是珍稀

可在这宴席上不足为奇

能使梅柳生春的生命元气

对远道而来的穆王也不吝啬地赠遗

只是要用金丹神水把他的凡质污垢洗涤

西王母要与他抱真以游,神人同归

注释

殿秋:一作敛秋。

咏穆天子巡行之乐。

注:

1:瑶华乐:穆天子西行,副瑶华之轮。

2:穆天子,走龙媒:穆天子,周穆王也。龙媒,汉武《渥洼神马歌》:"天马来,龙之媒。逰阊阖,观玉台。"

3:八辔冬昽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八辔,见前注。冬昽,唐方言,銮铃声也。五精,金木水火土五行之精。

4:髙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棱层,凸花也。

5:舞霞垂尾长盘跚,江澄海净神母颜:神母,西王母也。

6:施红点翠照虞泉,曵云拖玉下昆山:虞泉,虞渊也,日入处。避李渊讳,改渊为泉。下昆山,与穆天子游也。

7:列斾如松,张葢如轮:斾,旗也。

8:金风殿秋,清明发春:殿,军后曰殿。

9:八銮十乘,矗如云屯:八銮,《诗》:"八銮锵锵,龙旗十乘。"

10:琼锺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琼锺,酒锺也。甘露文,甘露,着草木,生光彩。玄霜绛雪,药也。《汉武内传》载,服玄 霜绛雪,可以升天。

11:薫梅染柳将赠君,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薫梅染柳,以制仙药也。铅华之水,方士炼丹用铅。骨,谓凡骨。

附:

吴汝纶评曰:此刺宪宗好女色而求仙也。

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写作背景

《瑶华乐》是唐代诗人李贺作的乐府,出自《全唐诗》。

李贺简介

唐代·李贺的简介

李贺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人,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20岁到京城长安参加进...〔李贺的诗(254篇) 李贺的名句

猜你喜欢

瑶华乐

唐代李贺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
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珊,
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
列旆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
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
薰梅染柳将赠君。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

荣华乐

元朝宋褧

大明飞光白玉堂,花楼网户腾春香。鸣钟馔玉云母床,堂堂夫婿侍中郎。

青云捧车谒汉皇,公卿夹毂趋道傍。董贤朝朝眠未央,将军夜穿蹋鞠场。

柏梁置酒诗成章,黄金驷马来徜徉。起山引泉大宅张,兰汤洒壁鸣笙簧。

女娥

荣华乐

唐代李贺

鸢肩公子二十馀,齿编贝,唇激朱。气如虹霓,饮如建瓴,
走马夜归叫严更。径穿复道游椒房,龙裘金玦杂花光。
玉堂调笑金楼子,台下戏学邯郸倡。口吟舌话称女郎,
锦袪绣面汉帝旁。得明珠十斛,白璧一双,
新诏垂金曳紫光煌煌。马如飞,人如水,九卿六官皆望履。
将回日月先反掌,欲作江河唯画地。峨峨虎冠上切云,
竦剑晨趋凌紫氛。绣段千寻贻皂隶,黄金百镒贶家臣。
十二门前张大宅,晴春烟起连天碧。金铺缀日杂红光,
铜龙啮环似争力。瑶姬凝醉卧芳席,海素笼窗空下隔。
丹穴取凤充行庖,玃玃如拳那足食。金蟾呀呀兰烛香,
军装武妓声琅珰。谁知花雨夜来过,但见池台春草长。
嘈嘈弦吹匝天开,洪崖箫声绕天来。天长一矢贯双虎,
云弝绝骋聒旱雷。乱袖交竿管儿舞,吴音绿鸟学言语。
能教刻石平紫金,解送刻毛寄新兔。三皇皇后七贵人,
五十校尉二将军。当时飞去逐彩云,化作今日京华春。

瑶华·水仙

清朝朱祖谋

湘烟泛瑟,一笑迎风,是玉人归日。缄情未诉,荒翠冷、旧恨瑶宫消得。

袜罗新步,肯轻放、凌波尘入。看等闲、京洛相逢,不坠素琼标格。

年年鹅筦吹春,只冰折瑶簪,应未吹湿。沙清月冷心事,在矾弟梅兄能识。

一杯谁属,望渺渺、江天无极。■■■、■■■■,■■■■■■。

瑶华·新蝶

清朝王昶

烟沉蕙径,雨宿花房,忆旧时佳丽。

秋霜夜冷,便忘却、那日红情绿意。

残梅飘尽,又重见、香须粉翅。

想昨宵、草满南园,难认碧纱裙子。

料应韩寿芳魂,爱飞入妆楼,偷伴春睡。

野蔬江橘,团扇底、尚带前身风味。

溪堂词客,重写句、玉罗窗里。

莫待逢、茄叶新蝉,才染藤溪素纸。

瑶华·败荷

清朝蒋春霖

青房乍结,梦醒江南,又雨声敲碎。罗衣叶叶寒未剪,乱压一湖深翠。

月明歌断,更谁倚、画船闲醉。剩数丛、败苇荒芦,合写横塘秋意。

瑶华慢·秋扇

清朝杜贵墀

深笼翠袖,轻摇素手,旧梦风吹远。

裁霜剪月,总尽是、付与蛛昏尘暗。

班姬休诉,便得似、昭阳飞燕。

也只如、叶落长门,盼断玉阶金辇。

休还倚向阑干,算扑后流萤,都是愁点。

遮红掩翠,情未断,怕老花间人面。

合欢有意,待唤起,歌喉重展。

又道是、多少凄凉,不比旧时相见。

瑶华·玉绣毬

清朝龚翔麟

碎攒琼屑,乍见青圆,比蕃釐应别。风风雨雨,春渐老、化作后庭香雪。

花时真殿,类岁晚、寒梅孤洁。笑三郎醉眼摩挲。认是满身明月。

瑶华慢·其三

清朝史承谦

冷弦悽断,凤腔灯残,展转悲畴昔。

竟床长簟空,对影怅望,芳音遥隔。

尘昏宝镜,更谁伴、空林萧寂。

漫疑他、寒夜清辉,还照玉人颜色。

含情旋抱金徽,待别鹄重弹,兰襟先湿。

安仁憔悴,忍独耐、蓟北荒凉愁夕。

琼笺漏永,写怨乌丝频擘。

恨茫茫、碧落黄泉,只供方诸泪滴。

瑶华慢·赋雪

元朝凌云翰

喜深惊密,试问滕神,有多少寒力。如圆似莹,总疑是、满眼隋珠和璧。五更书幌,早已觉、寒光穿隙。料禽影波上渐稀,径里悄无行迹。有人独倚危楼,望千里江山,高下同色。坡仙饮处,甚□然、不减醉翁宾客。等闲评论,算柳絮、梨花非白。画堂深弦管方调,一任低垂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