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沈周的诗 >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其一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其一

[明朝]:沈周

藏丹地底发金辉,半夜通明识者稀。坐久老师还急起,画符封井鸽先飞。

沈周简介

明朝·沈周的简介

沈周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中国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沈周的诗(698篇) 沈周的名句

猜你喜欢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其一

明朝沈周

藏丹地底发金辉,半夜通明识者稀。坐久老师还急起,画符封井鸽先飞。

题致道观灵迹二首·其二

明朝沈周

桧蛟欲走夜坛雷,飞石惊门不敢开。明日道人成一笑,绿阴仍锁旧楼台。

致道观七星桧

明朝邓韨

琳官何岧峣,爽气凌青苍。
中有古桧树,传植自萧梁。
岁远四树存,如斗酌天浆。
东株耸而老,庆历补其亡。
中株丽琼坛,少日嬉其旁。
枿动手可撼,铁柱锁蛟猖。
今已剪不遗,彼蚩盗其香。
两株在东南,偃盖覆修廊。
攒枝细而密,叶聚如针芒。
拥挺析三本,纠结连肺肠。
龙也方出海,挟以子母将。
两株在西南,赤立肤无霜。
偃蹇捎殿角,督力示坚强。
龙也得云雾,攫鹜不复翔。
六子莫囚锁,帝招遣巫阳。
北株最怪异,不与群木行。
质幹尽屈铁,夭矫互低昂。
辨叶知乃树,寻柯惑其方。
众视兴怪叹,应接不得遑。
乍疑古蚩尤,蓄力抗轩黄。
拓臂运五兵,有徒实跳踉。
劲者弩脱栝,弯者弧方张。
横者夺槊舞,竖者操矛锵。
何乃大新,廉脊如斧螳。
怒虬拔山出,隐雾势腾骧。
理断一丝续,肤削流乳肪。
我语非强聒,细视乃知祥。
四桧皆左纽,玉晨远相望。
霁晴亦惨黯,昏黑常晶光。
仙真护诃久,山鬼凭藉长。
至今空翠表,剑佩时将将。
蜀庙青铜柏,涿郡羽葆桑。
图经俨封殖,况我桑梓乡。
入景星月夜,清唳彻虚皇。
移酒与桧饮,风露袭绡裳。
石田写东树,高词振琳琅。
遗墨付好事,烟姿涨云房。
我诗费摹写,传之起诪张。
录诗冠巨图,尚与桧作堂。

秋日登海虞致道观

明朝姚广孝

琳馆无尘真福地,门前万竹自青青。丹成井底飞双鸽,桧老坛边布七星。

鹤舞出林朝每见,龙吟归壑夜还听。我来祗为逃秋暑,非是寻仙问道经。

常熟致道观七星桧

明朝黄云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钻。
成形成象两昭应,斟酌元气其无端。
阴敷古殿覆玉座,星宫瞻天肃圣颜。
侍女左右更修洁,仙袂欲举垂云鬟。
坚贞铿戛悟玄理,至文无文朴反顽。
深根穿散福地脉,万牛挽之并力难。
雷雨藏蓄太阴黑,骨节显露莓苔干。
偃仰诘屈更披折,矫若撑拄郁若盘。
猿臂争攫凌险绝,鹤形孤高梳羽翰。
大小斧劈惜皴裂,赤皮含生细叶攒。
萧森夜拂箕尾动,耸拔昼涵湖腹宽。
索綯绞纽互联络,风涛鼓舞交苍寒。
角崩爪秃龙虎斗,鲲化海翻鹏快抟。
鬼神出入倏忽际,厥状诡异穷莫殚。
时逢有道天锡瑞,甘露履降和井丹。
真人上仙念下土,架虬归来乐盘桓。
浩歌适应金石响,楼居合共朝霞飧。
酒泻天瓢不可挹,与山并峙青巑岏。
仙标出尘几千丈,拟作蓬莱玉树看。
傲兀阅世间荣瘁,卦之剥复时危安。
铜驼荆棘仍变故,其上日月跳双丸。
蜀柏犹能尊汉统,岱松宁免污秦官。
青牛已随紫气远,孔桧系道遭摧残。
偶然托迹仙境静,此后历数知如干。
毕宏韦偃久绝笔,白石老子图冰纨。
我生好古聊纪咏,豪奇安得追苏韩。
置像亦如楚颂橘,石厓磨镌垂不刊。

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

明朝孙一元

海虞山前突兀见古桧,眼中气势相盘拿。上应七耀分布有神会,地灵千岁储精华。

皴皮无文尽剥落,老根化石吞泥沙。神山

正月六日观灵谷寺塔影奉和御制诗二首·其一

明朝梁潜

菩提正觉超玄间,非空非有开禅关。三乘顿悟是非涂,慧力高等昆崙山。

昆崙万仞倚天起,千派灵源走河水。一从释迦辞王家,当时如在化城里。

念此群生溺爱河,谁能只手遏颓波。化身千亿入东土,神光瑞气昭弥罗。

灵山遗迹久茫昧,复此重来属昭代。端严真相妙如如,圆通法戒行在在。

定以生慧慧生空,六根净尽空慧同。胜缘妙果悟闻见,挥手可入堂奥中。

遍历诸劫不能毁,缘此无始无本体。执想想生见空花,刹那之间万红紫。

傍蹊巧趋易招惑,如蚕吐丝自徽纆。有目顾见佛日光,高照天下及万国。

我皇化被极东西,遐迩来贡无或迷。象犀虎豹日交致,车渠火齐青玻璃。

醴泉甘露降岩谷,嘉禾瑞卉何煜煜。皇心所眷不在兹,德惟馨香自芳馥。

顷闻浮屠现毫光,大周八极细茫茫。又看倒影入虚室,从一空中遍长廊。

诸相玲珑仅盈尺,阳乌阴兔会晨夕。走视稽颡众颠仆,千影俄散入千隙。

玉刻芙蓉金作台,雕甍碧瓦无尘埃。鸾舆降幸时往来,龙章凤彩云间开。

六丁守护百神绕,虹光腾烛天皎皎。由来佛法昌运符,旭日东升尘界晓。

题杨叔峤书迹二首·其一

近现代郑孝胥

诸郎坐热中,骈戮空召乱。温雅如杨公,何为及此难?

题白塔古迹二首

宋朝李石

境物三禅胜,丛林十里村。
寺僧晨扫地,樵客夜过门。
瑞像西山映,乾文北斗翻。
名场薰灶突,怅望塔中尊。

题白塔古迹二首

宋朝李石

塔倒峰峦影,钟埋涧谷音,二贤苔像古,四虎竹泉深。
炬火推归路,经台唤隔林。
人头连地脉,古迹备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