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佚名的诗 > 刘明德墓志铭末附歌

刘明德墓志铭末附歌

[唐代]:佚名

哀哉哲人,于何是美。

言满山川,名扬闾□。

上敬而恭,下问不耻。

直而能谦,和而有礼。

奈何龙剑,俱沉逝水。

风树萧萧,荒坟累累。

曾闵攀号,哀情摧毁。

中外痛咽兮苦深,肠断绝兮不能已已。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2. 疑为「里」字

佚名简介

唐代·佚名的简介

夫名,姓名不详,《全唐诗外编》存诗五十九首,乃自敦煌遗书伯2555号卷子录出。由诗知作者乃中唐时人。建中二年(781),吐蕃攻占敦煌,作者被虏离开敦煌,经墨离海、青海、赤岭、白水,押解...〔佚名的诗(227篇) 佚名的名句

猜你喜欢

刘明德墓志铭末附歌

唐代佚名

哀哉哲人,于何是美。

言满山川,名扬闾□。

上敬而恭,下问不耻。

直而能谦,和而有礼。

奈何龙剑,俱沉逝水。

风树萧萧,荒坟累累。

曾闵攀号,哀情摧毁。

中外痛咽兮苦深,肠断绝兮不能已已。

柳子厚墓志铭

唐代韩愈

  子厚,讳宗元。七世祖庆,为拓跋魏侍中,封济阴公。曾伯祖奭,为唐宰相,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其后以不能媚权贵,失御史。权贵人死,乃复拜侍御史。号为刚直,所与游皆当世名人。

  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逮其父时,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众谓柳氏有子矣。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俊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率常屈其座人。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

  贞元十九年,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未至,又例贬永州司马。居闲,益自刻苦,务记览,为词章,泛滥停蓄,为深博无涯涘。而自肆于山水间。

  元和中,尝例召至京师;又偕出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既至,叹曰:“是岂不足为政邪?”因其土俗,为设教禁,州人顺赖。其俗以男女质钱,约不时赎,子本相侔,则没为奴婢。子厚与设方计,悉令赎归。其尤贫力不能者,令书其佣,足相当,则使归其质。观察使下其法于他州,比一岁,免而归者且千人。衡湘以南为进士者,皆以子厚为师,其经承子厚口讲指画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吾不忍梦得之穷,无辞以白其大人;且万无母子俱往理。”请于朝,将拜疏,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梦得事白上者,梦得于是改刺连州。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穽,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子厚前时少年,勇于为人,不自贵重顾籍,谓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于穷裔。材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也。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斥时,有人力能举之,且必复用不穷。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

  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以十五年七月十日,归葬万年先人墓侧。子厚有子男二人:长曰周六,始四岁;季曰周七,子厚卒乃生。女子二人,皆幼。其得归葬也,费皆出观察使河东裴君行立。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葬子厚于万年之墓者,舅弟卢遵。遵,涿人,性谨慎,学问不厌。自子厚之斥,遵从而家焉,逮其死不去。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

  铭曰:“是惟子厚之室,既固既安,以利其嗣人。”

亡妻王氏墓志铭

宋朝苏轼

治平二年五月丁亥①,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②。六月甲午③,殡于京城之西④。其明年六月壬午⑤,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⑥,先君、先夫人墓之西北八步。轼铭其墓曰:

君讳弗,眉之青神人,乡贡进士方之女。生十有六年而归于轼,有子迈。君之未嫁,事父母;既嫁,事吾先君先夫人⑦,皆以谨肃闻。其始,未尝自言其知书也。见轼读书,则终日不去,亦不知其能通也。其后,轼有所忘,君辄能记之。问其他书,则皆略知之,由是始知其敏而静也。

从轼官于凤翔。轼有所为于外,君未尝不问知其详。曰:“子去亲远,不可以不慎。”日以先君之所以戒轼者相语也。轼与客言于外,君立屏间听之,退必反覆其言,曰:“某人也,言辄持两端,惟子意之所向,子何用与是人言。”有来求与轼亲厚甚者,君曰:“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已而果然。将死之岁,其言多可听,类有识者。其死也,盖年二十有七而已。始死,先君命轼曰:“妇从汝于艰难,不可忘也。他日,汝必葬诸其姑之侧。”未期年而先君没,轼谨以遗令葬之,铭曰:

君得从先夫人于九泉,余不能。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依怙。君虽没,其有与为妇何伤乎。呜呼哀哉!

题金华王傅朋墓志铭后

元朝李昱

忆昔衣冠聚一门,至今人物见诸孙。

岂无济济才名继,况有堂堂相业存。

文宪先生铭已刻,奎章学士句堪论。

庭前手植三槐树,应是频沾雨露恩。

题欧阳先生段君墓志铭后

元朝郭钰

翰林欧阳公,文章满天下。段君墓碑亲手题,美玉精金动高价。

雄词传世发幽光,奇气腾空照长夜。段君有子渥洼马,荣亲何待为卿亚。

白云山空心共飞,宰树雨寒泪盈把。嗟我邑子栖林野,白鹭青原遍儒雅。

今晨始得读君碑,才名岂是寻常者。钟鼓清时金谷园,衣冠前辈洛阳社。

人间万事力可为,子孙振耀古来寡。君家旧德今见之,复使乡邦共悲咤。

何时却得拜君坟,临风絮酒哀悰写。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宋朝王安石

  君讳平,字秉之,姓许氏。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君既与兄元相友爱称天下,而自少卓荦不羁,善辩说,与其兄俱以智略为当世大人所器。宝元时,朝廷开方略之选,以招天下异能之士,而陕西大帅范文正公、郑文肃公争以君所为书以荐,于是得召试,为太庙斋郎,已而选泰州海陵县主簿。贵人多荐君有大才,可试以事,不宜弃之州县。君亦常慨然自许,欲有所为。然终不得一用其智能以卒。噫!其可哀也已。

  士固有离世异俗,独行其意,骂讥、笑侮、困辱而不悔,彼皆无众人之求而有所待于后世者也,其龃龉固宜。若夫智谋功名之士,窥时俯仰以赴势物之会,而辄不遇者,乃亦不可胜数。辩足以移万物,而穷于用说之时;谋足以夺三军,而辱于右武之国,此又何说哉!嗟乎!彼有所待而不遇者,其知之矣。

  君年五十九,以嘉祐某年某月某甲子葬真州之扬子县甘露乡某所之原。夫人李氏。子男瓌,不仕;璋,真州司户参军;琦,太庙斋郎;琳,进士。女子五人,已嫁二人,进士周奉先、泰州泰兴县令陶舜元。

  铭曰:有拔而起之,莫挤而止之。呜呼许君!而已于斯,谁或使之?

元苏州府教授子还钟公墓志铭

元朝徐朝直

气如龙跃,形似鹅飞。

西泉带抱,桔岭屏围。

以藏道德,以蕴光辉。

松兮柏兮,兰兮桂兮,永壮马鬣之巍巍。

过孔武壮王有德墓

清朝永珹

王本尼山后,支分辽水东。

风云需际会,草泽见英雄。

皮岛才初展,吴桥计渐穷。

天教投上国,时至树宏功。

缔造膺皇眷,招徕锡命隆。

师仍提旧部,衔独授元戎。

袍解丰貂暖,筵张秘殿融。

直将心腹待,应竭股肱忠。

兵特称天祐,恩尤出圣衷。

鼓鼙劳乍效,银币赉何丰。

国号承基大,宗王拜爵同。

威扬平壤外,声震塞垣中。

降将开山海,偏师佐邓冯。

贼氛旋拉朽,明业已飘蓬。

定鼎邀殊赏,为屏冠上公。

自兹频讨乱,所向辄横空。

捷屡驰吴楚,铭兼勒华嵩。

定南封更晋,攘外奖宜崇。

疆圉偏多事,千城合鞠躬。

蛮方琛未献,粤徼道宜通。

远统貔貅往,亲蒙矢石攻。

桂林除跋扈,梧野起疲癃。

反侧行看尽,功名惜未终。

潢池妖复炽,萑泽孽潜讧。

大帅成孤注,危城倚上穹。

来援音杳杳,出战势匆匆。

冠裂肝俱碎,袍沾血尽红。

肯将身落贼,争觉气如虹。

素帛全遗体,丹忱报亶聪。

盟无惭带砺,军竟化沙虫。

马革酬专阃,牛眠敕考工。

烈名标武壮,旷典荷帡幪。

我偶纡吟辔,人来说殡宫。

由来能择主,浩叹缅英风。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

近现代陈寅恪

兴亡江左自伤情,远志终惭小草名。
谁为谢公转一语,东山妓即是苍生。

读灵源自作志铭

宋朝释德洪

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

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

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