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思

[南北朝]:王僧孺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写作背景

《春思》是南朝诗人王僧儒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写景抒情都十分自然,没有造作之感。前两句景中含情,意在写节序变换容易引起人的思念。后两句借黄莺的鸣啭表达对心上人的怀想,情中有景。诗虽简练,却表达了相思之情。

作品赏析

冬雪初罢,树木的枝条便已悄悄绽出青青的嫩芽,冰开始消融,水面荡漾着阵阵绿色的涟漪。在这大地回春之时,每日独守空闺的思妇,也走下绣楼。她来到春天的怀抱,尽情呼吸着春天的清新空气,仿佛自己干渴的心田也得到了滋润,开始复苏。当然,在这样美好的春光里,她也绝不会忘怀自己日夜思念的夫君。她与他分手,正是“杨柳依依”的时节,她还曾亲手折杨柳为夫君送别。那柔丝千缕袅娜低垂的杨柳,正象征着他们夫妻之间缠绵缱绻、难舍难分的一段柔情。如今柳色又一次泛出了青色,自己的亲人该回来了吧?何况冰雪已经消融,可以大大减轻道途上风雪跋涉之苦。
突然,树上传来了黄英的恰恰娇啼,打断了思妇的遐思。鸟儿的每一声婉转的歌唱,在思妇听来,都是一支深情的相思之曲。《诗经·豳风·东山》末章有云“仓庚(即黄鸟、黄莺)于飞,熠燿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马。”这是归来的征人在途中想象当初结婚时的情景“记得那天黄莺的翅儿闪闪映太阳,那人过门做新娘,马儿有赤也有黄”。也许,此处的思妇也有黄莺的鸣叫,回忆起结婚那天的种种欢悦了吧?于是,她对夫君的怀念更加深沉,对夫君归来的企盼也更加殷切,更加难以抑制了。此诗意境与《诗经·小雅·出车》的后半句有些异曲同工。《出车》里写到思妇对征人的怀念,是“未见君子,忧心忡忡”,最后一章更写到“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喈喈,采蘩祁祁”的时节,征人终于凯旋归来。王僧儒此诗可能受到《出车》的启示,而其笔墨中,重在写思妇因春怀人之情,特别是她听到黄莺鸣叫的刹那,所产生的心理感受,这与《出车》借景喻情的手法不同。
全诗寥寥四句,前三局皆是写景,直到第四局才将相思之情略略点明,因而给人以含蓄蕴藉之感,颇具唐人绝句的风姿。明人张溥称王僧儒“诗文新丽顿挫”,于此可见一斑。

王僧孺简介

南北朝·王僧孺的简介

王僧孺 王僧孺(465~522)南朝梁诗人、骈文家。东海郯人(即今江苏镇江人--因历史侨置在江南镇江设北地名为东海郯也就是南徐州)。出身没落士族家庭,早年贫苦,母亲"鬻纱布以自业",他&q...〔王僧孺的诗(2篇) 王僧孺的名句

猜你喜欢

春思

南北朝王僧孺

雪罢枝即青,冰开水便绿。
复闻黄鸟声,全作相思曲。

春思

唐代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春思

隋代王谊

山映帘栊水映窗,浣纱人在苎萝江。
年年三月梨花雨,门掩东风燕子双。

春思

宋朝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枊外行。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春思

唐代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思

清朝屈大均

毵毵西苑柳,拂水最多丝。岁岁嬉春节,风流不自持。

无人犹独舞,有客正相思。欲折长条寄,天涯不可知。

春思

唐代韦应物

野花如雪绕江城,坐见年芳忆帝京。阊阖晓开凝碧树,曾陪鸳鹭听流莺。

春思

唐代杜牧

岂君心的的,嗟我泪涓涓。绵羽啼来久,锦鳞书未传。兽垆凝冷焰,罗幕蔽晴烟。自是求佳梦,何须讶昼眠。

春思

元朝方回

枯树重看发刺桐,似闻陌上已残红。
多端世故干戈后,大好春光老病中。
万户独难侯李广,两生宁肯圣孙能。
画楼著燕朱帘卷,别有冥冥物外鸿。

春思

元朝吴当

虎迹烟村少室墟,羊肠尘路太行车。

上林应射春归羽,江海累臣有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