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勃的诗 > 铜雀妓二首

铜雀妓二首

[唐代]:王勃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写作背景

《铜雀妓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勃创作的五言律诗组诗作品。在这两首诗中,诗人描写了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两首诗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情思愁苦,格调沉郁。

作品赏析

  《铜雀妓》是乐府诗题名,也叫《铜雀台》。铜雀原名榭台,在邺城(今河北临漳县)。公元210年(建安十五年)曹操建造,台上有铜铸大雀。《铜雀妓》诗,多是凭吊怀古或咏史之作。据《邺都故事》记载,曹操命其子将其葬在邺之西岗;妾妓都住在铜雀台上,早晚设酒食祭奠,每月初一、十五在灵帐前奏乐祭礼;诸子也经常登台瞻望西陵墓田。

  王勃的《铜雀妓二首》是“裁乐府以入律”的。这两首五言律诗都描写歌妓的凄苦生活和悲惨命运的。在其中,诗人对终身被幽禁于深宫的歌妓的不幸生活流露出深深的同情和不平。

  第二首开头“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是以歌妓的口吻感叹自己的不幸身世,使沉郁悲凉的气氛一开始就笼罩了全篇。据史书记载,铜雀台很高,上有宫房一百二十间,歌妓们被关闭在重重宫门之中。这里的“闭”字表现出了深宫里歌妓没有自由的痛苦。颔联“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进一步描写歌妓内心的孤寂。

  她们本来是用自己的姿色、技艺娱乐君王,博取君王的欢心的。而此时就连这样的机会也已经结束了。曹操死了,还为谁歌舞,为谁修饰容貌呢!然而她们仍然得按照曹操的遗命,“每月十五,辄向帐前作妓乐”,为曹操的“魂灵”歌舞。这更可悲。君王就连死后都操纵着她们的命运,她们唯有终老宫中,永不得见天日,其中悲苦可想而知。颈联“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是写歌妓没有任何希冀,在死寂绝望的心情中,心灰意懒,华贵的铺盖没人再折叠,绫罗的衣裙也不想再缝制,“谁再缝”的“谁”字用得好,以疑问代词代替否定词与上句的“不”字相对,含意双关而有力。“谁”实为“人人”,说明有这样命运的人很多失去自由,没有欢乐没有理想,虽生犹死。尾联“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承上联之意而作结,言有尽而意无穷。此恨绵绵,歌妓在那高入云霄的铜雀台上放眼远眺,只看到西陵苍松翠柏,不觉凄然泪下。

  诗人写《铜雀妓》诗,是为了以古喻今,针对当时幽深的宫廷生活有感而发的,通过生动的形象抒发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借曹事以讽唐,“用意隐然,最为得体。”此诗不同于一般的凭吊怀古诗,对于史事不着力显微阐幽,而能别寓兴意;不采取直抒胸臆或议论,而以歌妓的口吻自叹自哀,真情实感,分外动人。

王勃简介

唐代·王勃的简介

王勃 王勃(约650|——676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古绛州龙门(今山西万荣县通化镇)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诗(82篇) 王勃的名句

猜你喜欢

铜雀妓二首

唐代王勃

金凤邻铜雀,漳河望邺城。
君王无处所,台榭若平生。
舞席纷何就,歌梁俨未倾。
西陵松槚冷,谁见绮罗情。

妾本深宫妓,层城闭九重。
君王欢爱尽,歌舞为谁容。
锦衾不复襞,罗衣谁再缝。
高台西北望,流涕向青松。

铜雀妓二首

唐代崔道融

严妆垂玉箸,妙舞对清风。无复君王顾,春来起渐慵。
歌咽新翻曲,香销旧赐衣。陵园春雨暗,不见六龙归。

铜雀妓二首·其一

明朝胡奎

高高铜雀台,望望西陵墓。翠辇不归来,空帏愁日暮。

花落不返柯,水流无回波。月初与十五,歌舞奈君何。

铜雀妓二首·其二

明朝胡奎

高台悲风生,望望西陵道。昨日宫中花,今朝墓前草。

铜雀妓二首·疑陵那可望

明朝陈束

疑陵那可望,催泪复催妍。
飞花销脸靥,拜月笑眉钿。
衔令死犹爱,缄情生自怜。
无因凭李少,为幻入君前。¤

铜雀妓二首·铜羽溯秋风

明朝陈束

铜羽溯秋风,金缕夜帐空。
舞鸾君讵见,调凤妾犹工。
泪竹愁难灭,采菱歌易穷。
翻怜秦帝宠,骊下许相同。

铜雀妓

南北朝刘孝绰

雀台三五日,弦吹似佳期。况复西陵晚,松风吹穗帷。

危弦断复续,妾心伤此时。谁言留客袂,还掩望陵悲。

铜雀妓

南北朝何逊

秋风木叶落。
萧瑟管弦清。
望陵歌对酒。
向帐舞空城。
寂寂檐宇旷。
望飘帷幔轻。
曲终相顾起。
日暮松柏声。

铜雀妓

宋朝陆游

武王在时教歌舞,那知泪洒西陵土。君已去兮妾独生,生何乐兮死何苦!亦知从死非君意,偷生自是惭天地。长夜昏昏死实难,孰知妾死心所安。

铜雀妓

宋朝欧阳詹

萧条登古台,回首黄金屋。落叶不归林,高陵永为谷。
妆容徒自丽,舞态阅谁目。惆怅繐帷前,歌声苦于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