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贝琼的诗 > 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明朝]:贝琼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齿紫。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明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贝琼简介

明朝·贝琼的简介

贝琼(1314~1379)初名阙,字廷臣,一字廷琚、仲琚,又字廷珍,别号清江。约生于元成宗大德初,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八十余岁。贝琼从杨维桢学诗,取其长而去其短;其诗论推崇盛唐而不取法...〔贝琼的诗(389篇) 贝琼的名句

猜你喜欢

十月三日过梧桐泾时官籍仆彦宅彦庞氏唐氏自经感而赋之

明朝贝琼

天寒水清石齿齿,杏叶初黄豆齿紫。舞榭歌台不见人,头白乌啼月明里。

当时豪侠倾五侯,一荣一枯八十秋。绿珠亦解死金谷,草露作泪无时流。

古柏数株蕴荣拂翠感而赋之

明朝郭之奇

翠柏含古烟,非贞谅弗守。岂不重时菲,受质宜深黝。

坚苦作心初,百条犹共母。朝风让柳群,夜月招松友。

清真入道怀,肃穆团幽薮。请看寒后凋,莫疑仁者寿。

山中有花一种俗名花叶不相见感而赋之

宋朝胡仲弓

世间雁燕本无情,天上参商谁会面。
花叶自是同根生,何事开时不相见。

虎丘舟中见杨花撩乱飞入幕内感而赋之

明朝王同轨

来时门前柳芽吐,到日窣地条如许。
袅娜全倾掌上腰,纤长故斗机中缕。
垂条百尺任毵毵,乱絮何缘飞满天。
认是雪花沾不湿,唤为梅片却缕团。
画舸筠帘遮不着,美人纨扇扑半落。
罥从蛛网又扬来,堕向蜂须飞复脱。
楼头少妇方孤寝,怀人起对妆台冷。
莫惹春愁上剪刀,休萦别恨归衾枕。
萦恨惹愁飞转赊,纷纷逐我北还槎。
还时已化浮萍草,应对池塘忆柳花。

道傍榆柳树皮饥民取食殆尽感而赋之·其二

明朝张国维

皮尽心伤生趣穷,疏条犹自舞长风。恰如残喘支征缮,未敢嗷嗷告杼空。

道傍榆柳树皮饥民取食殆尽感而赋之·其一

明朝张国维

萧条四野叹遗黎,树屑和糠强救饥。一望垂枯榆柳色,谁言苌楚得无知。

有以灵寿杖为贶周旋累年忽尔摧折感而赋之

宋朝赵蕃

度岭且万里,友于凡几年。
忽惊同拉朽,何敢恃扶颠。
跻胜亡行具,结趺聊坐禅。
山南与山北,从此罢蹁跹。

十月三日相公花下小饮赋四题·三日醼集

宋朝梅尧臣

萧然寒圃有残芳,吟遍朱栏向夕阳。
既许坐陪公衮贵,却惭蒿羽接鸾凰。

辛巳仲春有鹤一双巢于耆德寺浮屠顶上感而赋之

明朝区大相

有鸟双栖祇树林,翩然瑶水两仙禽。

月临莲界巢初定,云满芝田岁已深。

健翮风烟时并驭,清歌城郭更留音。

千年一度梅花国,霄汉谁知万里心。

辛亥春日读书凤台社中此先君论文地也感而赋之

明朝李如榴

危亭百尺绝尘埃,兰砌花阴长绿苔。

大地山河收一抹,小窗灯火罩层台。

鹤归犹忆千年事,凤翥遥从万仞回。

缥缈白云还想像,如闻笑语半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