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崔珏的诗 > 和友人鸳鸯之什

和友人鸳鸯之什

[唐代]:崔珏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飞。映雾乍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渡口风寒浴浪稀。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
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
舞鹤翔鸾俱别离,可怜生死两相随。红丝毳落眠汀处,白雪花成蹙浪时。琴上只闻交颈语,窗前空展共飞诗。
何如相见长相对,肯羡人间多所思。

作品赏析

【注释】:
和友人鸳鸯之什(其一)

崔珏

  翠鬣红毛舞夕晖, 水禽情似此禽稀。
  暂分烟岛犹回首, 只渡寒塘亦并飞。
  映雾尽迷珠殿瓦, 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 笑指中流羡尔归。

  崔珏这首诗很有特色,作者竟因此被誉为“崔鸳鸯”。

  诗人咏鸳鸯,首先从羽色写起。他以“翠鬣红毛”这样艳丽鲜明的字眼来形容鸳鸯,又着意把它放在夕晖斜照的背景下来写,以夕晖的璀璨多彩来烘托鸳鸯羽色的五彩缤纷,这就把鸳鸯写得更加美丽可爱了。“舞”字下得尤妙。它启发读者去想象鸳鸯浮波弄影、振羽欢鸣的种种姿态,云锦、波光交融闪烁的绮丽景象。只此一字,使整个画面气势飞动,意趣盎然。

  然而,鸳鸯之逗人喜爱,并非仅仅因其羽色之美,而是因为它们习惯于双飞并栖,雌雄偶居不离。这种习性,是一般水禽少有的。人们正是取其这一点,用以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所以,诗的第二句直接点明多情这一最重要的特征。“水禽情似此禽稀”,一语破的,切中肯綮,以下各联就紧紧抓住这一“情”字,从各方面去加以表现。在结构上,此句既紧承首句,又开拓下文,是全篇转换的枢纽。

  第二联正面描写鸳鸯之多情、重情。鸳鸯栖息在内陆湖泊溪流中,其活动范围并不大,回旋余地亦较小,但它们无时无刻不相依相守。你看,当它们飞向烟云萦绕的小岛时,难免一前一后,稍稍拉下了距离;然而,即使是这样短暂的分离,鸳鸯也是难舍难分,前者频频回顾,后者紧紧相随,表现出依依眷恋的深情。深秋水枯,池塘显得更加狭小,但哪怕只是渡过这样狭小的寒塘,它们也不愿须臾离开,一定要相逐相呼,双双接翼齐飞。“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并飞”,诗人从鸳鸯日常的飞鸣宿食中选择这两个最能表现其多情的细节,淡笔轻描,就把鸳鸯的习性表现得维妙维肖,淋漓尽致。这一联对偶工整而又自然流利。“暂”与“犹”,“只”与“亦”四个虚词,两两呼应,顿挫传神,造成一种纡徐舒缓、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使鸳鸯的“情”显得更加细腻缠绵、深挚感人。这一联历来为人称道,成为传颂不衰的名句。

  正因为鸳鸯是幸福美好的象征,人们常常以它来寄托美好的理想和愿望。因此人们的衣饰什物常以鸳鸯命名,如鸳鸯枕、鸳鸯衾、鸳鸯盏、鸳鸯机等等。第三联就是从人和鸳鸯的这种联系上生发联想,进一步表现鸳鸯的情。一俯一仰成对组合的瓦叫鸳鸯瓦,是人们根据鸳鸯比翼双飞的形状制作、排列的,它们覆盖于珠殿之上,绚丽美观。“映雾尽迷珠殿瓦”,诗人想象鸳鸯在淡淡的晨雾中飞翔,透过五彩烟霞看见了鸳鸯瓦相依相并,不禁为之动情而迷恋不已。“逐梭齐上玉人机”,织有鸳鸯图案的锦锻叫鸳鸯锦,是人们根据鸳鸯双飞并栖的情状精心织出来的,而诗人却幻想是鸳鸯双双追逐着梭子,飞上了织机。构思奇特,处处突出一个“情”字。与上联对照起来看,一写眼前实景,从正面落笔;一则运实入虚,从侧面烘托,前后映衬,虚实兼到,从而把鸳鸯的习性表现得既充分鲜明,又生动有趣。

  以上六句直咏本题,尾联则别开一境,宕出远神。“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诗人由想象回到实景。此刻,晚风初起,暮色渐浓,采莲姑娘打桨归来,阵阵笑声掠过水面,惊起一对对鸳鸯,扑剌剌比翼而飞。此情此景,唤起姑娘们多少美好的向往,多少幸福的憧憬!正是“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卢照邻《长安古意》)。“笑指”二字,十分传神,使女伴们互相戏谑、互相祝愿、娇羞可爱的神态,呼之欲出,把人物的情和鸳鸯的“情”融为一体。这里不似写鸳鸯,却胜似写鸳鸯,有“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妙。就全诗布局看,这尾既与开篇紧相呼应,有如神龙掉首,又使“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青春的欢笑声,不绝如缕,把读者带入了优美隽永的意境之中。

  (徐定祥)

崔珏简介

唐代·崔珏的简介

崔珏(音jue决),字梦之,唐朝人。尝寄家荆州,登大中进士第,由幕府拜秘书郎,为淇县令,有惠政,官至侍御。...〔崔珏的诗(11篇) 崔珏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友人鸳鸯之什

唐代崔珏

翠鬣红衣舞夕晖,水禽情似此禽稀。暂分烟岛犹回首,只渡寒塘亦共飞。映雾乍迷珠殿瓦,逐梭齐上玉人机。
采莲无限兰桡女,笑指中流羡尔归。
寂寂春塘烟晚时,两心和影共依依。溪头日暖眠沙稳,渡口风寒浴浪稀。翡翠莫夸饶彩饰,鸊鹈须羡好毛衣。
兰深芷密无人见,相逐相呼何处归。
舞鹤翔鸾俱别离,可怜生死两相随。红丝毳落眠汀处,白雪花成蹙浪时。琴上只闻交颈语,窗前空展共飞诗。
何如相见长相对,肯羡人间多所思。

和友人

宋朝文天祥

落落南冠过故都,近来我意亦忘吾。
骑来驿马身如寄,遣去家书字亦无。
景伯未囚先立后,嵇康纵死不为孤。
江南只有归来梦,休问田园芜不芜。

和友人

唐代韦庄

闭门同隐士,不出动经时。静阅王维画,闲翻褚胤棋。
落泉当户急,残月下窗迟。却想从来意,谯周亦自嗤。

和友人韵

元朝仇远

山林空入梦,诗酒未忘怀。
老兴自不浅,卿言亦大佳。
封侯无骨相,学道有心斋。
安乐行窝在,栖栖且避乖。

和友人韵

元朝朱希晦

孤桐生高冈,幽兰出深谷。雨露含碧滋,烟霞媚幽独。

佩惟楚客纫,琴待良工斲。嗟彼春风前,纷纷艳花木。

和友人韵

宋朝陈普

儿童恨芳草,不识春长在。
箪瓢乐不断,焉知颜发改。
黄鹤雅人听,鶗鴂亦可罪。
混沌何曾死,拱璧莫轻碎。
野马恣流行,游丝无畦碍。
太极物物一,乐事频年再。
缅怀良友心,不言默相对。
愿为蛩駏交,共话蝼螘戴。

和友人韵

明朝邢宥

作吏平江已六秋,抚心民事未全酬。

闲来且看儿童乐,兴至还同父老游。

红叶乘风惊落帽,黄花借酒可添筹。

羡君作赋称通彦,凭眺高山任水流。

和友人喜雪

五代李中

腊雪频频降,成堆不可除。伴吟花莫并,销瘴药何如。
谢女诗成处,袁安睡起初。深迷樵子径,冷逼旅人居。
惹砌催樽俎,飘窗入簿书。最宜楼上望,散乱满空虚。

和友人次韵

唐代鱼玄机

何事能消旅馆愁,红笺开处见银钩。蓬山雨洒千峰小,嶰谷风吹万叶秋。字字朝看轻碧玉,篇篇夜诵在衾裯。欲将香匣收藏却,且喜吟诗在手头。

和友人酬寄

唐代黄滔

新发烟霞咏,高人得以传。吟销松际雨,冷咽石间泉。大国兵戈日,故乡饥馑年。相逢江海上,宁免一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