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唐代]: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⑴《太平府志》:隐静寺,在繁昌县东南二十里。隐静山一名五峰寺山,有碧霄、桂月、鸣磬、紫气、行道五峰,寺当五峰之会,巑屼拱合,林木幽奇,古涧委折,殷雷轰地。相传寺为杯渡禅师所建,飞锡定基,江神送木,现诸神异。寺外有十里松径,传云禅师手植,或曰距寺二里许有双松对峙,势若虬龙者,即师手泽。又尝取新罗五叶松种寺西,迄今尚存。旧志又言,寺有郎公橘,杯度所携频伽鸟一双,皆晋、宋遗迹。又有木、米、盐、酱等池,言创寺时,诸物皆从此出云。旧额云“江东第二禅林。”按繁昌县,南唐时析南陵分置,在唐时尚属南陵。

⑵杯渡,一作“杯度”,南北朝刘宋时期的僧人。《释氏要览》:《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未得道者,亦名道人。《法苑珠林》:晋沙门于法兰,高阳人也。尝夜坐掸,虎入其室,因蹲床前,兰以手摩其头,虎奋耳而伏,数日乃去。

⑶沈约《法王寺碑》:“振锡经行,只林宴坐。”锡,释家所执锡杖,一名德杖,一名智杖,有金环绕之,作锡锡声,行时以节步趋者。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通禅师还南陵隐静寺

唐代李白

我闻隐静寺,山水多奇踪。

岩种朗公橘,门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锡还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题南陵隐静寺

唐代张祜

松径上登攀,深行烟霭间。合流厨下水,对耸殿前山。
润壁鸟音迥,泉源僧步闲。更怜飞一锡,天外与云还。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初逢洛阳陌

宋朝梅尧臣

初逢洛阳陌,再见南徐州。
所历几何时,倏去二十秋。
今复振霜屦,还山远莫留。
我咏阮公诗,物靡必沈浮。
谁云西海鱼,夜飞东海头。
世人嗟识昧,岂是滞林丘。

送达观禅师归隐静寺古律二首·栗林霜下熟

宋朝梅尧臣

栗林霜下熟,归摘御穷冬。
带月涉溪水,过山闻寺钟。
未嫌云衲湿,已喜野人逢。
且莫似杯渡,沧波无去踪。

题隐静寺

宋朝喻良能

杯渡已仙去,兹山馀胜踪。
傍云开广殿,夹道荫长松。
幽洞秋含雾,清溪冷浸峰。
老僧如宿昔,一笑喜相逢。

送通禅者之襄阳

宋朝释正觉

疏巢凄冷卧西柯,梦觉归思遽许多。
风雨江头乱雁字,家山坞外悬渔蓑。
白杨村落庞居士,青石浮图蕴大哥。
倦倚苍松坐凉夕,兔推明月下星河。

书隐静寺壁

宋朝陈造

篮舆初半涂,飞雨欲无路。
到山臂屈伸,赫日照窗户。
山灵太孤介,深厌俗尘污。
雨似难客来,晴似推客去。
书生林泉意,此癖端有素。
挽眉红尘中,正以五斗故。
堇堇三径资,渠须毕婚娶。
出既非得已,归亦奚早莫。

宿隐静寺上人

唐代周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宿隐静寺上人

唐代周贺

一宿五峰杯度寺,虚廊中夜磬声分。疏林未落上方月,
深涧忽生平地云。幽鸟背泉栖静境,远人当烛想遗文。
暂来此地歇劳足,望断故山沧海濆。

题台州隐静寺

唐代王建

隐静灵仙寺天凿,杯度飞来建岩壑。五峰直上插银河,
一涧当空泻寥廓。崆峒黯淡碧琉璃,白云吞吐红莲阁。
不知势压天几重,钟声常闻月中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