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潮的诗 > 江南行

江南行

[唐代]: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作品赏析

【注释】:
  《全唐诗》中收张潮诗五首,其中《长干行》还可能是李白或李益的。张潮的几首诗,除了一首《采莲曲》是写采莲女的生活,其余都是抒写商妇的思想感情。从这些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都不难发现深受南方民歌的影响。

  这首诗的第一联:“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不见还”。茨菰,即慈姑,“茨菰叶烂”的时间当在秋末冬初;西湾,指江边的某个地方。“莲子花开”,即荷花开放,这里当指第二年的夏天。去年茨菰叶烂的时候在西湾送别,眼下又已是荷花盛开了,可盼望的人儿还没有回家。也可能他曾经相许在“莲子花开”之前返家的吧?这是先回忆分别的时间、地点,再由此说到现在不见人归。说来简单,可诗人却描绘得有情有景,相思绵绵。前者暗示出一个水枯叶烂、寒风萧萧的景象,它衬托出别离的凄楚;后者点染出满池荷花、红绿相映、生机勃勃的画面,反衬出孤居的寂寞难耐。笔法细腻含情。

  “茨菰叶烂”、“莲子花开”这两个镜头交替的寓意,从时间上看就是要表现出一个“久”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久而不归,思念之苦,自不待言。“白日寻思夜梦频”,诗的第三句就转到写“梦”。由久别而思,由思而梦,感情的脉络自然而清晰。同时,诗的第三句又回应了第一句,“别西湾”,暗示了对方是沿江而去,所以这“梦”也就“不离江上水”。“那作商人妇,愁水复愁风”。这大概也是“妾梦不离江上水”的另一个原因吧。

  按照一般写法,接下去可能就要写梦中或梦后的情景,可是诗人撇开了这个内容,凌空飞来一笔──“人传郎在凤凰山”。出人意表,而且还妙在诗也就戛然而止。至于这个消息传来之后,她是喜是忧,是乐是愁,诗人却不置一词。不过那滋味,细心的读者是不难体会的。首先,这个消息的到来,说明了自己是不知人已去,空有梦相随,往日多少个“不离江上水”的“梦”,原来是一场“空”;其次,这个消息还意味着“他”时而在水,时而在山(凤凰山有多处,此处不知何指,也不必确指),行踪不定,又不寄语,往后便是梦中也无处寻觅,何以解忧,何以慰愁?……那难言难诉之苦,隐隐怨艾之意,尽在不言之中。可谓结得巧妙,妙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余情不尽。

  这首诗上下两联各以意对,而又不斤斤于语言的对仗,第三句是一、二句的自然延伸和照应,第四句又突乎其来,似断不断,把诗推向一个更为凄楚、失望的意境。它明快而蕴含,语浅而情深,深得民歌的神髓。

  (赵其钧)

张潮简介

唐代·张潮的简介

张潮(一作张朝),唐代诗人。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人,主要活动于唐肃宗李亨、 代宗李豫时代。他的诗在《全唐诗》中仅存五首。《唐诗纪事》和《全唐诗》说他是大历(766—779)中处士。《...〔张潮的诗(6篇) 张潮的名句

猜你喜欢

江南行

魏晋李康

杨柳青青莺欲啼,风光摇荡绿蘋齐,金阴城头日色低。
日色低,情难极,水中凫鹥双比翼。

江南行

唐代罗隐

江烟湿雨蛟绡软,漠漠小山眉黛浅。水国多愁又有情,
夜槽压酒银船满。细丝摇柳凝晓空,吴王台榭春梦中。
鸳鸯鸂鶒唤不起,平铺绿水眠东风。西陵路边月悄悄,
油碧轻车苏小小。

江南行

唐代张籍

江南人家多橘树,吴姬舟上织白苎。土地卑湿饶虫蛇,
连木为牌入江住。江村亥日长为市,落帆度桥来浦里。
清莎覆城竹为屋,无井家家饮潮水。长干午日沽春酒,
高高酒旗悬江口。娼楼两岸临水栅,夜唱竹枝留北客。
江南风土欢乐多,悠悠处处尽经过。

江南行

唐代陈标

水光春色满江天,蘋叶风吹荷叶钱。香蚁翠旗临岸市,艳娥红袖渡江船。晓惊白鹭联翩雪,浪蹙青茭潋滟烟。
不怕江洲芳草暮,待将秋兴折湖莲。

江南行

唐代张潮

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
妾梦不离江水上,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行

唐代李康成

杨柳青青莺欲啼,风光摇荡绿蘋齐,金阴城头日色低。
日色低,情难极,水中凫鹥双比翼。

江南行

唐代许昼

江南萧洒地,本自与君宜。
固节还同我,虚心欲待谁。
涧泉傍借响,山木共含滋。
粉腻虫难篆,丛疏鸟易窥。
尽应逢野渡,中忽见村祠。
叶扫秋空静,根横古堑危。
影迷寒霭里,声出夜风时。
客棹深深过,人家远远移。
游边曾结念,到此数题诗。
莫恨成龙晚,成龙会有期。

江南行·其二

明朝江源

郎从何处贩鲜来,妾亦采菱溪上归。

相并船头打两桨,莫教溅浪湿侬衣。

江南行·其一

明朝江源

郎居柳波水,妾住荔子湾。

从前不相识,偶不□花间。

问妾何所之,不答低双鬟。

知郎虽有意,未敢强开颜。

江南行·其一

明朝陈贽

明妆荡兰桨,两两度横塘。

忽听歌声起,悠悠云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