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徐昌图的诗 >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唐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喝完饯别酒,友人们终于挥手别去,常常怨恨这种漂泊不定短暂虚浮的人生。回首看到如烟似雾的杨柳早已遮断视线。往前看去,风清云淡,孤雁远征。孤单的寒日傍晚天空一片酡红。今夜画船将停在什么地方?只怕夜间潮平水落,泊船岸边,一片清月迷漾。到酒消人也醒时,那种愁绪倍加难以排遣了。蜡烛残尽孤枕难眠;五更时轻风吹来激起点点浪花。

注释

①饮散:饮完酒后离散。离亭:送别的驿亭。
②浮生:一生。古人谓“人生世上,虚浮无定”,故曰“浮生”。
③飘蓬(péng):飘浮无定之意。
④重重(chóngchóng):一层又一层,形容很多。
⑤暮(mù)天红:指傍晚天空一片酡红。
⑥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多指游船。
⑦淮(huái)月:指照临淮水上空的月亮。
⑧朦胧(ménglóng):模糊不清。
⑨奈:怎奈,奈何。
⑩孤枕(zhěn)梦:这里指孤枕难眠。
⑪五更风:指黎明前的寒风。

写作背景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是五代词人徐昌图的词作,这是一首写旅愁的小令。上片写宴别后,旅人感慨万分,在满目凄凉中登舟启航。下片写旅人途中的孤寂心情。词中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充分地表现了一个饱尝风霜滋味的旅人的飘泊之感。此词抒写别离愁绪。全词因意设景,景中含意,含蓄蕴藉,而又情景交融是其主要特色。

作品赏析

创作背景
在羁役前,徐图昌为了抒发对心上人的眷恋和难消的离愁而在与恋人驿站饮别时写下了这首词。
文学赏析
上阕写的是离别后的情景,是实写。首两句直写别离,“散”、“离”、“去”已带怨意,而一个“恨”字则是直抒胸臆,又点明本词的主题,写出了词人内心的凄凉,羁旅之恨。且这恨又是“长恨”,这就道出了“饮散”“西去”对词人来说并非第一次了,每重演一次,就会增加一分身世飘零之恨。一个“长”字,使恨的情感深化了。第三句描绘的是词人一步三回头,不忍离去的情态,“烟柳渐重重”,既写出了离愁的层层加深,也写出了离愁的“有形”情态,衬托出了行人心头的迷惘。四、五两句描绘的是作者眼中的惨淡画面。“淡云”暗示行人心头的落寞,“孤雁”则是行人的化身;“寒日”显其心头之冷,“暮天红”虽是美景,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又充满了伤感。这两句极写浪迹飘零之苦,是移情于景。
下阕都是词人想象中的情景。首句以问引起下文。“潮平淮月艨胧”暗示他那离别时的剧烈情绪已逐渐平静下来,可是心头却又一片迷惘。心里空虚只能借酒浇愁,可是在短暂的麻痹之后,还是要醒来,醒来时的静夜中心头却是更加空虚,更加愁苦难耐。词人通过气氛的渲染和景物的烘托,使内心的感伤之情与外在的空冷之景交融为一,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的冷寂情怀。“酒醒人静奈愁浓”,一旦酒醒,回到现实,只能更增愁情,不是三杯两盏淡酒就冲刷得掉的。一个“奈”字,突出了词人万般无奈的苦闷心情。末两句“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描绘的是一幅多么凄凉可怕的景象。灯里的油就要燃尽,灯火忽明忽暗;一个人躺在枕头上,没有人陪伴,想入睡做个梦都不可得;五更时的寒风吹来更是倍增寒意。而从“潮平”到“残灯”再到“五更”,足见行人一夜未睡,“愁浓”之情不虚,此情此景,人何以堪。
全词最为独特之处当在下阕,在于虚境实写,化虚为实,而又虚中浸实,写尽羁旅之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词人巧妙地融情与景为一体,写离愁却很少直接抒情,而是借助于外在的景物来表现词人内心的离愁别恨。词人沿情布景,景物的转承和变换、环境气氛的渲染和烘托,处处反衬出词人的内心世界。

徐昌图简介

唐代·徐昌图的简介

徐昌图(约公元965年前后在世)莆田市城厢区延寿人,一作莆阳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约宋太祖乾德年中前后在世。徐寅曾孙,与兄徐昌嗣并有才名。五代末以明经及第,初仕闽陈洪进(仙游...〔徐昌图的诗(3篇) 徐昌图的名句

猜你喜欢

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唐代徐昌图

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回头烟柳渐重重。淡云孤雁远,寒日暮天红。
今夜画船何处?潮平淮月朦胧。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轻浪五更风。

临江仙·记得高堂同饮散

宋朝易少夫人

记得高堂同饮散,一杯汤罢分携。绛纱笼影簇行旗。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只恐曲终人不见,歌声且为迟迟。如今车马各东西。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

临江仙·其三·徐东建纳姬,自题临江仙词,即用其原调并韵嘲之

清朝毛奇龄

何处玉台堪倚镜,徐陵原有新题。今来同住巷东西。

门迎桃叶渡,人胜苎萝溪。

照胆台诗余删存临江仙·照胆台东轩赏雨,调寄临江仙

宋朝王照

风雨满湖游未便,开轩静对荷塘。摇摇数点泣新妆。

盖倾珠乱撒,蒲柳不禁凉。

枝蔓绕池杂疏密,透来一角湖光。隔湖缥缈见青苍。

模糊城郭是,一抹绿烟长。

临江仙·其二·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滇海云深逢老象,时于沙底埋牙。知君归兴入春赊。

凤山烟雨里,数尽旧时花。

临江仙·其一·林见素赴云南宪副过镇远赠予临江仙浪淘沙二词依韵答之

明朝周瑛

记得高斋相对坐,孤灯疏雨寒宵。玉骢一去杳难招。

天涯芳草路,转入望中遥。

临江仙·题明林秋香画芙蓉,用沈石田题秋香画临江仙词韵

清朝叶恭绰

寥落秋江谁写照,鸥乡愁绪难名。

倾城一顾已三生。

伤离肠轴断,牵梦眼波横。

今日丹青留倩影,知君心迹双清。

零脂碎粉转关情。

空林迷故燕,幽谷少啼莺。

临江仙·旧历七夕招友人为李重光作去世一千年纪念,因追和其临江仙词韵

清朝叶恭绰

天上人间多少恨,秋千雨绝云飞。

汴京依样水流西。

白门疏柳,烟态又低垂。

弹指佳期经几劫,玉楼残梦都迷。

新愁浑似比红儿。

银河清浅,乌鹊欲何依。

临江仙·九日,舟泊安庆城下,晚歇临江水驿

元朝吴澄

景佳甚,与徐道川方复齐况肩吾方清之驿亭草酌。子文京侍以殊乡又逢秋晚分韵,得殊字,赋临江仙去岁家山重九日,西风短帽萧疏。如今景物几曾殊。舒州城下月,未觉此身孤。胜友二三成草草,只怜有酒无茱。江涵万象碧霄虚。客星何处是,光彩近辰居。

临江仙

明朝杨慎

玉蕊娟娟花灼灼,银釭背解明珰。澹云轻雨拂高唐。

不言惟有笑,多媚总无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