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庵井

[明朝]:王佐(汝学)

中兴封事百年无,身倚皇天自不孤。

酌罢清泉问秦桧,已无寸土寄头颅。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虞韵

2. 原注:弘治改元,余督役凤阳道。建康时有盗发秦桧坟。墓中多设机关,虞盗掘,然岁久机败,不复发。中多古器、奇玩,盗取不尽,有弃者。颅骨灰散草中。墓前神道一碑,卧苔藓中,额篆乃高宗宸翰,隐隐有“决策元功,精忠全德”八字,碑面无文字。俗传桧死,恶著,无人肯撰文。或云秦熹嫌其文字含讥,不之镌也。墓今在应天府境内。牧牛亭近墓之寺,昔为桧家不实子弟所破败,寺僧恐人疑寺以夙怒相仇,因闻其事于官,请掩之。识者私书相遗,有曰:“昔秦桧在虏,挞辣知其深狡可用,阴厚纵归而尊显,张邦昌、刘裕以歆艳之。桧实阴恃虏势,度宋帝畏虏,不敢违己。而虏人所忌者,中兴四将。于是首起大狱,杀岳飞父子,以威韩、张三将。暮年又起大狱,必欲尽覆异己者。赵鼎、张浚、胡铨等五十三族,奏牍垂上,而桧为鬼所杀。使桧数年不死,诸公尽杀,有宋尚能国乎?所幸前此赵鼎、张浚辈,力主亲征,跸驻建康。于时浚、飞诸军捷声相继,国势隐然复张。金虏震恐,阴欲求和而难于言。桧之邪谋始大阻,于此而心思杀飞逐浚矣。未几,桧虏合计,诡还梓宫太后,借此以张虏恩威。而高宗君臣甘于豢养,以为得策。此虽可耻之甚,然亦浚、飞辈前日馀威。及胡铨封事,虏人购之千金,知我国中有人,势须讲解。而桧也恬不知耻,方乃洋洋然扬眉掉臂,以为己功。高宗复从而赐前碑额,以功归桧,千载而下,令人见碑,恶心思呕。况桧昔闻临安朝天门东有郁葱之气,而阴请以为赐第,此正张邦昌、刘裕贪恃阜城王气,以萌邪心,而不知以负且乘之不可为也。阴险觊觎,如见肺肝。昔唐玄宗幸蜀,李林甫斲棺鞭尸,未闻复有收掩之令。秦桧奸恶,浮于林甫。宋君臣忘戴天之仇,媚虏苟安,国典未正。意者无乃皇天尚未释怒,以金陵祖宗建基之地,不宜容此奸恶朽骨,污秽畿甸,特假手于贼耳。宜存天戒,以惩极恶。”逻者得其书以闻,府县遂挥僧使去。噫!澹庵先生生前立朝,曾无容足之地,而身后足迹所经,皆为乡井。秦桧生为宰相,志欲全吞吴越,而死无葬地,善恶终报如此,天道昭昭,其可诬哉!题,明正德《琼台志》卷五作《澹庵泉》。

王佐(汝学)简介

明朝·王佐(汝学)的简介

王佐,明广东临高人,字汝学。少年时受业于丘浚。正统十二年举人,历官高州、邵武同知,任满,改临江府同知致仕。所至清廉爱民,惟为人质直,始终不得擢升。卒年八十五。有《鸡肋集》、《...〔王佐(汝学)的诗(370篇) 王佐(汝学)的名句

猜你喜欢

澹庵井

明朝王佐(汝学)

中兴封事百年无,身倚皇天自不孤。

酌罢清泉问秦桧,已无寸土寄头颅。

阮亨甫寿乐堂澹庵各一首·澹庵

宋朝洪咨夔

江西老澹庵,高节淇秋水。
君庵亦澹名,闻其风兴起。
一径窈柏竹,八窗秀荃芷。
意行袭幽芳,燕坐鉴碧泚。
铜炉古钟磬,瓦研素屏几。
玄根息芸芸,泰宇安止止。
大羹及玄酒,不入世人齿。
床头周易在,更与参妙理。

澹庵诗

明朝王立道

浮云看世事,如水见交情。

此道令人弃,悠然想太羹。

重寄澹庵

明朝杨士奇

东观承恩地,俱看鬓雪侵。别来春未暮,延伫夏将深。

忆我辞家日,知公恋阙心。五伦书未奏,还待共披寻。

胡澹庵招宴

宋朝余凤

称藩割地竟何如,抗疏孤臣只索居。
万死不回三寸舌,千金空募一封书。
醉中益抱蒙尘恨,梦里犹呼和议愚。
长脚老奸今已朽,请君努力上安车。

寄舅氏欧澹庵

元朝陈宜甫

南海山村别业成,有园堪种地堪耕。

携书自教儿孙读,对客曾谈宅相荣。

饮酒颇同康节兴,年高肯慕太公名。

遥知散步秋风外,吟看寒潮落又生。

戏答澹庵小偈

宋朝范成大

莫问前程事,漂然海上舟。
命乖逢鬼国,缘合遇篷丘。
毕竟非身计,俱成错路头。
故乡随脚是,流浪不知休。

多竹山属题澹庵图

近现代郑孝胥

养心莫若澹,可为知者道。利欲苟薰心,神智必尽耗。

热中满天下,学者犹浅躁。平生吾竹山,行己有殊操。

密林置小轩,飞尘不能到。犹馀文字业,舍此无所好。

偶然来旧雨,默对即深造。祇愁意非坚,出户还媚灶。

送外家通倅方澹庵

宋朝武衍

风节传清素,名多为宦游。
花封才解绶,芝检趣监州。
等上持麾节,归来觐冕旒。
江南与江北,底用说离愁。

次胡澹庵题挹翠轩韵

宋朝王亘

西山排送来,周遭自环翠。
俗眼少见之,一览忘世味。
平生三径心,盍早赋归计。
纵落尘土居,不与章木敌。
公余事幽寻,清风拂衣袂。
最喜轩中人,所挹多爽气。
蓬蒿天地宽,万境发诗思。
白云未能閒,时出过窗几。
檐雨听夜语,池草生春媚。
山灵若相知,好风为裂眦。
余光虽力挽,回次那得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