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刘采春的诗 > 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唐代]: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作品赏析

鉴赏

  据晚唐范摅《云溪友议》记述,刘采春是中唐时的一位女伶,擅长演唐代流行的参军戏。元稹曾有一首《赠刘采春》诗,赞美她“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选词能唱《望夫歌》”。《望夫歌》就是《啰唝曲》。方以智《通雅》卷二十九《乐曲》云:“啰唝犹来罗。”“来罗”有盼望远行人回来之意。据说,“采春一唱是曲,闺妇、行人莫不涟泣”,可见当时此曲歌唱和流行的情况。

  《全唐诗》录《啰唝曲六首》,以刘采春为作者。此曲在佳作如林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诗评家的推重。管世铭在《读雪山房唐诗钞》中说:“司空曙之‘知有前期在’、金昌绪之‘打起黄莺儿’……刘采春所歌之‘不喜秦淮水’、盖嘉运所进之‘北斗七星高’,或天真烂漫,或寄意深微,虽使王维、李白为之,未能远过。”潘德舆在《养一斋诗话》中更称此曲为“天下之奇作”。这类当时民间流行的小唱,在文人诗篇之外,确实另有风貌,一帜别树,以浓厚的民间气息,给人以新奇之感。其写作特色是:直叙其事,直表其意,直抒其情,在语言上脱口而出,不事雕琢,在手法上纯用白描,全无烘托,而自饶姿韵,风味可掬,有司空图《诗品》所说的“不取诸邻”、“着手成春”之妙。“那年离别日”是这组诗的第四首。

  这首诗写夫婿逐利而去,行踪无定。张潮有首《江南行》:“茨菰叶烂别西湾,莲子花开犹未还。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所写情事,与这首诗所写有相似之处。“朝朝江口望”,一心望夫婿归来,而不料愈行愈远。这正是望而终于失望的原因,正是每次盼到船来以为是夫婿的归船、却总是空欢喜一场的原因。正如李鍈在《诗法易简录》中所分析:“桐庐已无归期。今在广州,去家益远,归期益无日矣。只淡淡叙事,而深情无尽。”长期分离,已经够痛苦了;加上归期难卜,就更痛苦;再加以行踪无定,愈行愈远,是痛苦上又加痛苦。在这情况下,诗中人只有空闺长守,一任流年似水,青春空负,因而接着在下一首诗中不禁发出“昨日胜今日,今年老去年。黄河清有日,白发黑无缘”的近乎绝望的悲叹了。

  随着唐代商业的发达,嫁作商人妇的少女越来越多,因而有《啰唝曲》之类的作品出现,而闺妇、行人之所以听到此曲“莫不涟泣”,正因为它写的是一个有社会意义的题材,写出了商人家庭的矛盾和苦闷。

刘采春简介

唐代·刘采春的简介

刘采春 刘采春,女,淮甸即今江苏省淮安、淮阴一带人,一作越州即今浙江省绍兴市人,是伶工周季崇的妻子。她擅长参军戏,又会唱歌,深受元稹的赏识,说她“言辞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回秀媚多。&...〔刘采春的诗(2篇) 刘采春的名句

猜你喜欢

啰唝曲·那年离别日

唐代刘采春

那年离别日,只道住桐庐。
桐庐人不见,今得广州书。

减字木兰花·九年离别

宋朝吴则礼

九年离别。梦里相逢端怕说。携手河梁。雁噭淮天如许长。鲈鱼正美。白发季鹰聊启齿。後夜江干。与把梅花子细看。

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

唐代温庭筠

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
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裴回。
海燕欲飞调羽,萱草绿,杏花红,隔帘栊。
双鬓翠霞金缕,一枝春艳浓。楼上月明三五,琐窗中。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荷叶杯·记得那年花下

唐代韦庄

记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识谢娘时。水堂西面画帘垂,携手暗相期。

惆怅晓莺残月,相别,从此隔音尘。如今俱是异乡人,相见更无因。

眼儿媚·那年私语小窗边

清朝朱彝尊

那年私语小窗边,明月未曾圆。
含羞几度,已抛人远,忽近人前。
无情最是寒江水,催送渡头船。
一声归去,临得又坐,乍起翻眠。

别日何易行

宋朝释文珦

别日何易,会日何难。
道路修阻,山川郁盘。
寤寐怀思,涕泣汍澜。
思君不已,损我容颜。
时歌旧章,期以自宽。
歌终太息,反开忧端。
孤鸿嘹唳,过彼云间。
欲托遗音,遐征不还。
出户徘徊,风露凄寒。
明月皎皎,星斗阑干。
罗帷飘扬,顾影难安。
耿耿长夜,摧此心肝。

送别日晚歌

唐代顾况

日窅窅兮下山,望佳人兮不还。花落兮屋上,
草生兮阶间。日日兮春风,芳菲兮欲歇。
老不可兮更少,君何为兮轻别。

斗百草·别日常多

宋朝晁补之

别日常多,会时常少天难晓。正喜花开,又愁花谢,春也似人易老。惨无言、念旧日朱颜,清欢莫笑。便苒苒如云,霏霏似雨,去无音耗。追想墙头梅下,门里桃边,名利为伊都忘了。血写香笺,泪封罗帕,记三日、离肠恨搅。如今事,十二楼空凭谁到。此情悄。拟回船、武陵路杳。

别赵李曹·相别日虽浅

宋朝萧元之

相别日虽浅,相期意独深。
那知成远别,何以慰孤吟。
旅雁芦花浦,啼猿枫树林。
明朝应此念,把酒亦愁心。

代书示逸二首·别日才留两月粮

宋朝赵蕃

别日才留两月粮,况经裘葛变炎凉。
未知别后端何似,不见寄来书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