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贤的诗 > 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

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

[唐代]:李贤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

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

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

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四言诗

李贤简介

唐代·李贤的简介

唐章怀太子李贤(655年1月29日—684年3月13日),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次子,系高宗朝所立的第三位太子,后遭废杀。著有《君臣相起发事》、《春宫要录》、《修身要览》...〔李贤的诗(322篇) 李贤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陶诗·酬丁柴桑二章

唐代李贤

作邑有道,俨乎容止。

好善惟诚,士轻千里。

窃有献焉,慎终如始。

道不易知,民可使由。

岂弟君子,忧民之忧。

民既乐矣,我心则休。

崇酒于觞,与子遨游。

酬丁柴桑

魏晋陶渊明

有客有客,爰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餐胜如归,聆善若始。
匪惟谐也,屡有良由。
载言载眺,以写我忧。
放欢一遇,既醉还休。
实欣心期,方从我游。

和陶诗·酬刘柴桑

唐代李贤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

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

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

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

何日携琴酒,同为山水游。

和陶诗·和刘柴桑

唐代李贤

达人贵安命,何必更踌蹰。

里有仁厚俗,吾今已择居。

顾惟静与寿,筑室倚匡庐。

相邻才数家,亦可成村墟。

屈指更岁历,菑田已堪畬。

汲汲事耕耨,不敢辞劳劬。

生理虽萧条,浊酒安可无。

勿厌往来数,莫使形迹疏。

开樽会文友,古来共相须。

风月足清赏,与君意何如。

次丁柴桑

明朝程銈

有客言迈,有客言止。

达游明庭,隐卧蒿里。

永保厥终,亦既淑始。

筮仕棘林,驾言所由。

于观于乐,知我心忧。

心之忧矣,德誉孔休。

位不媲德,去此何游。

和陶酬刘柴桑

宋朝苏轼

红薯与紫芽,远插墙四周。
且放幽兰春,莫争霜菊秋。
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
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不思马少游。

和陶和刘柴桑

宋朝苏轼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无妻老相如。

后和陶诗

明朝童冀

劳生无百年,知止乃逸豫。尺鴳聊自足,云鹏谩高翥。

所以邴曼容,位高即免去。富贵岂不怀,能不为身虑。

君看嗜利徒,末路竟何如。驱车下峻坂,中路安得住。

康庄苟弗慎,宁非覆车处。保生良有道,至要在戒惧。

后和陶诗

明朝童冀

客游五千里,乃得物外交。朔土天早寒,九月草树雕。

衍公林下秀,要我共登高。秋风净游氛,流目空云霄。

稍觉怀抱宽,遂忘登陟劳。要人不可见,俯仰心为焦。

缅怀庐山远,神契栗里陶。斯人去已远,千年犹一朝。

跋子瞻和陶诗

宋朝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