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于谦的诗 > 济宁道徬古冢

济宁道徬古冢

[明朝]:于谦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于谦简介

明朝·于谦的简介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明朝大臣。于谦诗作归隐情怀的表达与慷慨悲凉的风貌预示了诗坛风气的转向。在台阁体...〔于谦的诗(294篇) 于谦的名句

猜你喜欢

济宁道徬古冢

明朝于谦

伊人埋骨已多年,三尺荒丘圮路边。野鸟凄凉啼落日,石麟颠倒卧寒烟。

良平计策今安在,房杜功名亦偶然。吊古欲询何代客,断碑零落独堪怜。

济宁道中

明朝吴与弼

一逢胜地忆平江,缘道薰风满绿杨。岂独阴凉人共惜,助予诗兴更无疆。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唐代张九龄

配天昭圣业,率土庆辉光。春发三条路,酺开百戏场。
流恩均庶品,纵观聚康庄。妙舞来平乐,新声出建章。
分曹日抱戴,赴节凤归昌。幸奏承云乐,同晞湛露阳。
气和皆有感,泽厚自无疆。饱德君臣醉,连歌奉柏梁。

古冢

宋朝梅尧臣

南阳古原上,荒冢若鱼鳞。
剑佩不为土,衣冠应化尘。
枯骸托魑魅,细草没麒麟。
何必问名氏,汉家多近亲。

古冢

唐代曹松

代远已难问,累累次古城。民田侵不尽,客路踏还平。
作穴蛇分蛰,依冈鹿绕行。唯应风雨夕,鬼火出林明。

古冢行

宋朝林昉

山前月照青衫树,下有古人葬时路。
古人葬时多子孙,今日子孙无问处。
花开花谢年复年,新坟渐满古坟边。
犹起高楼与大屋,长为子孙忧不足。

古冢行

明朝瞿佑

白杨风送棠梨雨,寒食原头哭伥鬼。
马医夏畦有子孙,岁岁犹能来作主。
孤坟三尺掩黄沙,多年白骨久无家。
妖狐穿穴狡兔伏,树死枝枯啼老鸦。
断碑仆地土花碧,当日争挥谀墓笔。
文字摧残读不成,牧儿占作摊钱石。

古冢行

宋朝毕仲游

朝行古冢东,暮行古冢西。

冢中古人骨已朽,冢外游子今何之。

朝食古道南,暮食古道北。

道傍古迹不可见,道上行人常役役。

古人居今人必爱,今有古人人不识。

面前和好儿女颜,背后往往张弓射。

拂衣归去非不会,无宅无田归未得。

长靴短笏随众人,敛首低颜为俗客。

深居晏坐尚恐喧,平路缓行犹恐蹶。

口中有声未尝吐,咽入喉咙化为血。

君不见谷口郑子真,又不见蜀中扬子云。

子真老死耕岩石,子云嗜酒惟醺醺。

丈夫穷达皆有命,万事得失非由人。

街头沽贩味虽薄,犹可赊来倾入唇。

盘古冢诗

清朝袁枚

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能将莽莽乾坤辟,亦复萧萧邱陇寒。

数典更无前辈在,留坟似与后人看。不将死例当头定,世上纷纷事更难。

晚行见古冢

近现代金天羽

野色迷归骑,行逢古墓遮。鸺鹠作人语,翁仲戴山花。

棘刺钩衣涩,松根引路斜。逢迎村犬吠,知近野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