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董纪的诗 >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明朝]:董纪

两山出云气,众山自开晴。游人看山来,浮舟绕山行。

舟行虽可意,未惬登览情。舍舟入山去,山僧出相迎。

问予从何来,谓予欲何征。殷勤待远客,茶香石泉清。

范卿文正孙,解后诘姓名。自言在山住,欢爱如平生。

追陪极遐眺,高步凌云轻。细路曲穿岭,旁出猿猱惊。

千里析秋毫,所向双眼明。灵岩见孤塔,去鸟投天平。

风帆太湖口,烟火夫差城。沧海东南流,青天西北倾。

后巘方献奇,前㟧巧已呈。何当庐涧阿,听此潺湲声。

尘襟正披豁,落日催归程。怅然别二子,私与烟霞盟。

董纪简介

明朝·董纪的简介

董纪,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号一槎,上海人。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董纪的诗(280篇) 董纪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观音山简主僧大用并范彦华

明朝董纪

两山出云气,众山自开晴。游人看山来,浮舟绕山行。

舟行虽可意,未惬登览情。舍舟入山去,山僧出相迎。

问予从何来,谓予欲何征。殷勤待远客,茶香石泉清。

范卿文正孙,解后诘姓名。自言在山住,欢爱如平生。

追陪极遐眺,高步凌云轻。细路曲穿岭,旁出猿猱惊。

千里析秋毫,所向双眼明。灵岩见孤塔,去鸟投天平。

风帆太湖口,烟火夫差城。沧海东南流,青天西北倾。

后巘方献奇,前㟧巧已呈。何当庐涧阿,听此潺湲声。

尘襟正披豁,落日催归程。怅然别二子,私与烟霞盟。

焦山简主僧无庵

宋朝宋伯仁

轻摇风桨过焦山,山色相留半日闲。
万顷月波秋雨后,一篝烟翠夕阳间。
城依铁瓮心尤壮,酒对金峰鬓惜斑。
愿得淮头来好语,吸江亭下且怡颜。

游观音山

明朝陶益

观音山下暂停舟,鸿迹依然忆旧游。

侠客倚栏延眺望,篙人喧语莫淹留。

炉烟出洞钟声杳,瓶水涵花梵宇幽。

笑我江湖多孟浪,十年奔走剩离忧。

游观音山永济寺

清朝乾隆

永济观音寺,称名义可循。

佛仍殷爱物,我敢懈勤民。

景岂芳菲赏,时惟休助巡。

思尧舜犹病,蒿目愧心频。

游观音山永济寺

清朝乾隆

滨江得初地,插汉俯诸天。

铁锁连飞阁,金绳阐福田。

涛声风里立,花色雨中燃。

默默今何在,彼宁非大年。

三月廿日陈浩然招游观音山宴张氏楼徐楚兰佐

元朝顾瑛

春江暖涨桃花水,画舫珠帘,载酒东风里。
四面青山青似洗,白云不断山中起。
过眼韶华浑有几,玉手佳人,笑把琵琶理。
狂杀云台标外史,断肠只合江州死。

观音山

清朝乾隆

右拱平山峤,遐临廿四桥。

古原咏文士,今半属禅寮。

法雨镜中落,天花云外飘。

凭窗犹畅意,绿野润新苗。

观音山

清朝乾隆

玲珑悬峭壁,漩澓带长江。

幕府遥开嶂,楼船正挂䉶。

涛声在几席,烟景罨轩窗。

苇渡西来意,长明珠殿釭。

观音山

明朝林光

谁挥仙子剑,斫断过溪山。

铁壁立千仞,丹房隐半闲。

悬崖栖老鹘,滴乳蘸洄滩。

万古留奇胜,丹青写亦难。

观音山阁

明朝蔡汝楠

沙畔石纵横,回流向玉京。
游人望远至,高阁几年成。
落槛青山色,边江细雨声。
乘舟何处客,正及海潮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