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吴琏的诗 > 挽司马刘东山·其一

挽司马刘东山·其一

[明朝]:吴琏

舞雩春暮树婆娑,清世谁同一咏歌。

卓尔泰山耸云汉,屹然铜柱障江波。

调元痛失雷司户,医国伤无晋叔和。

寄语城狐已投阱,洞云深处笑呵呵。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吴琏简介

明朝·吴琏的简介

吴琏,字美中。南海人。明宪宗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进士。授直隶含山知县。值年荒,多方赈救,作粥糜以饷流移,前后所活盈万。政暇,授生徒以《周易》。逾年,以忧去任。起后知进贤县,以守...〔吴琏的诗(249篇) 吴琏的名句

猜你喜欢

挽司马刘东山·其一

明朝吴琏

舞雩春暮树婆娑,清世谁同一咏歌。

卓尔泰山耸云汉,屹然铜柱障江波。

调元痛失雷司户,医国伤无晋叔和。

寄语城狐已投阱,洞云深处笑呵呵。

挽司马刘东山·其二

明朝吴琏

一咏甘棠岭外喧,塞尘狼火静沿边。

常遭厥愠常驰誉,不怍于人不愧天。

丹凤碧梧鸣盛世,冷风寒徼痛残年。

自惭莫遂抠趋愿,空学侯巴忆太玄。

大司马刘东山老先生谪戍肃州遇赦放还经襄阳铁佛寺叙旧赋此奉赠

明朝林光

万里生还楚水滨,相看真懒话缘因。

戎衣谢拭三边泪,雨露初逢十月春。

乡党又开新眼孔,头颅还是旧精神。

谁云人定天难定,前席他年语尚闻。

东湖书院次刘东山大司马韵为吴都宪廷举作·其一

明朝谢迁

溪桥石磴往来通,胜景依稀绿野同。门对竹梧凝晚色,山连亭榭领春风。

尘容驾断重栏外,玉屑谈霏四座中。试向源头寻活水,湖光溔瀁窅难穷。

奉送大司马刘公归东山草堂歌

明朝李梦阳

东山有草堂,缥缈云峤孤。
前对祝融峰,下瞰巴陵湖。
明公昔时此堂居,麋鹿熊豕当窗趋。
洞庭日落风浪涌,倒影射堂堂欲动。
惨淡谁闻紫芝曲,独善不救苍生哭。
先帝亲裁五色诏,老臣曾受三朝禄。
此时边徼多战声,曳履谒帝登承明。
谢安笑却淮淝敌,魏相坐测单于兵。
九重移榻数召见,夹城日高未下殿。
英谋密语人不知,左右微闻至尊羡。
自从龙去不可攀,公亦卧病思东山。
湘娥含笑倚竹立,山鬼窈窕堂之侧。
上书苦死只欲归,圣旨优容意凄恻。
内府盘螭缕金织,赐出倾朝皆动色。
白金之铤红票记,宝钞生硬鸦翎黑。
崇文城门水云白,是日观者涂路塞。
城中冠盖尽追送,尘埃不见长安陌。
人生富贵岂有极,男儿要在能死国,不尔抽身早亦得。
君不见汉二疏,千载想慕传画图。
即如草堂何处无,禄食匋窃胡为乎?乃知我公真丈夫!呜
呼,乃知我公真丈夫!

赠刘东山先生赴大司马之召

明朝张诩

身系安危四十秋,公才合作济川舟。

和风北雨人人悦,土俗民情处处求。

西北烽烟今日急,东南凋瘵几时瘳。

平生忧国忧民意,心纵求休谊可休。

闻刘东山司马致仕之命是日得谢方石祭酒到家

明朝李东阳

十年两度送君归,听说乡山兴欲飞。
岁久儿孙头角变,日长宾客往来稀。
平桥着板通樵径,老树盘根作钓矶。
强欲相从无旧业,定于何处解朝衣。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一

明朝吴俨

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挽司马温国公丞相二首·其一

宋朝毕仲游

黄发来虽暮,丹心病未休。

艰难天下事,际会老臣谋。

似觉浮风返,空嗟白日留。

定知名汹汹,万岁与千秋。

送大司马刘公晋御史大夫赴南都·其一

明朝叶春及

且停武溪歌,听我九罭诗。武溪何滔滔,信宿公将归。

公来觏衮衣,宝剑光陆离。一举象郡平,再举龙川犁。

选徒猎菑翳,狡兔获无遗。溪谷尽黍稷,黍稷何祁祁。

以我章甫冠,易彼鳞介资。白雉效越裳,明珠耀璇题。

吉蠲假烈祖,祝史咸正辞。太常书丕绩,濯濯蛟龙旂。

辅相肃崇班,专席雄百司。我皇求明德,简在固所宜。

梦卜习休祥,爰立将在兹。耀灵丽中天,宁照一室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