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夏原吉的诗 > 过尚书严公墓有怀

过尚书严公墓有怀

[明朝]:夏原吉

昔年曾共立彤墀,鹤发虬髯动主知。

岂谓初辞天府政,驾言长赴夜台期。

郁葱佳地藏簪笏,窈窕丰碑刻岁时。

愧我客边无藻荐,倚风酸鼻为吟诗。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夏原吉简介

明朝·夏原吉的简介

【生卒】:1366—1430【介绍】: 明江西德兴人,迁湖广长沙府湘阴,字惟哲。洪武二十三年举人。入太学,擢户部主事。永乐初进尚书,主持浙西、苏、松治水事。布衣徒步,日夜经划。七年...〔夏原吉的诗(216篇) 夏原吉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过尚书严公墓有怀

明朝夏原吉

昔年曾共立彤墀,鹤发虬髯动主知。

岂谓初辞天府政,驾言长赴夜台期。

郁葱佳地藏簪笏,窈窕丰碑刻岁时。

愧我客边无藻荐,倚风酸鼻为吟诗。

宜川谒刘太公墓有感

明朝温纯

游燕杖屦趋承日,过里低佪想像时。

我愧延陵将挂剑,谁怜有道为题碑。

心灰杯泻千行泪,手泽肠回一局棋。

极目松楸两地隔,不堪霜露系吾思。

拜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唐代唐彦谦

越公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老树背风深拓地,
野云依海细分天。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拜袁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宋朝戴表元

乃翁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
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南屏吊明兵部尚书张忠烈公墓同舍弟寿苏作

清朝陈文述

甲申以后南都亡,鲁王监国先唐王。钱沈两公已前死,孤臣独有滃洲张。

公心奉鲁兼和唐,丹忱耿耿惟高皇。颁诏通使礼所有,隆准支派皆天潢。

鲁王兵败入闽境,谁其主者张名振。唐王前死郑帅骄,饩馈惟修寓公敬。

公心奉鲁乃和郑,海上联军军势盛。终挟郑师溯江上,一夕烽连京口镇。

上游郡县纷来归,控扼江楚横旌旗。王师不来郑不走,孝陵云树生光辉。

岂料师熸挂帆去,江督屯兵扼归路。孤军无继士卒散,夜走空山倦徒步。

入险出险归天台,妇子感泣父老哀。桑榆末路思再奋,旧时部曲还归来。

桂王立滇名更正,监国去号归同姓。郑师取台休士卒,两岛孤悬待天命。

滇中既陷蛟龙升,郑帅继死鲁亦甍。从此孤臣更无望,痛哭天地悲山陵。

散军归去居悬岙,海上寒潮共悲啸。昔为崖山今首阳,古今忠义同凭吊。

夜深故校潜缚公,从容就义全孤忠。门生参军及舟子,感君忠义皆相从。

遗诗自爱青山色,思葬于坟岳坟侧。可怜遭际视两公,凭藉无资心更恻。

沈公完节金陵城,归骨无地悲同盟。钱公有墓在黄蘖,三忠海上垂其名。

我寻公墓南屏下,朱鸟招魂泪盈把。长松风卷怒涛来,仿佛云旗与风马。

书严子陵钓台

宋朝曾丰

周家刑不上大夫,法固不足礼有余。
有才毕愿进朝路,非老谁忍回田庐。
秦坑学士置勿道,汉嫚大臣视如奴。
逸民不出朝士去,前有两生后二疏。
世祖聪明失之察,待臣少礼多以法。
尚书曾不免牵曳,御史或犹遭扑挞。
尚书御史未足论,位至三公危一发。
侯霸朱浮仅免归,韩歆戴涉终见杀。
先生识帝贫贱时,富贵共之理所宜。
云胡召至留不住,无乃平日窥其微。
龙颜之疏顾岂忍,鸟喙所伏那可知。
当初高蹈疑矫世,落后逆观信知机。
退身不勇公孙贺,明泣危机终自堕。
先生明甚勇如之,天地万物莫吾挫。
将星群立客星孤,群恐难调孤易祸。
帝坐边头睡熟间,梦魂已在桐江卧。
将星炯炯亘今明,不似客星明更大。

戏书严译小扇

明朝曹义

数点山凝晚翠,几家门掩秋晴。

断续林间鸟韵,吾伊树底书声。

重过尚湖

清朝王昶

碧水渺无际,秋风送短舲。

丝疏三汊柳,花落半湖菱。

云树情方永,烟波兴更增。

何当招地主,来此下寒罾。

晓过尚湖

清朝陈祖范

放棹乘朝色,空明欲上天。中秋半篙月,初日一湖烟。

书卷随身在,潇湘即眼前。几时寻钓叟?闲憩碧云边。

初冬过尚湖

明朝冯舒

萧条帘幕不遮风,百顷清光半幅篷。

山色有无斜照里,人家低湿水烟中。

雁摇枯苇杆杆白,鹜映残霞片片红。

如此风光谁与会?笔床茶裹伴衰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