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徐籀的诗 > 满江红·其一·山居

满江红·其一·山居

[明朝]:徐籀

横抹青峦,松杉外、水准山脚。

炊起处、竹篱茅舍,鸟啼花落。

柳柘成阴黄石绕,去来不受尘缨缚。

问此中、理乱可相闻,田园乐。

功名事,蝇头薄。

风尘路,羊肠恶。

望老苍莫更,把人耽阁。

蜂蝶因花忙不了,蜻蜓点水轻沾著。

算底今、少甚未还缘,无生学。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押词韵第十六部

徐籀简介

明朝·徐籀的简介

字亦史,江苏吴县人。明崇祯六年(1633)举人。清康熙初,由靖江教谕迁湖北黄冈知县。乃捐金赈灾民,又修学宫,葺古迹,得以文学治邑之誉。有《吾邱诗馀》。...〔徐籀的诗(162篇) 徐籀的名句

猜你喜欢

满江红·其一·山居

明朝徐籀

横抹青峦,松杉外、水准山脚。

炊起处、竹篱茅舍,鸟啼花落。

柳柘成阴黄石绕,去来不受尘缨缚。

问此中、理乱可相闻,田园乐。

功名事,蝇头薄。

风尘路,羊肠恶。

望老苍莫更,把人耽阁。

蜂蝶因花忙不了,蜻蜓点水轻沾著。

算底今、少甚未还缘,无生学。

满江红·山居即事

宋朝辛弃疾

几个轻鸥,来点破、一泓澄绿。更何处、一双鸂鶒,故来争浴。细读离骚还痛饮,饱看修竹何妨肉。有飞泉、日日供明珠,三千斛。

春雨满,秧新谷。闲日永,眠黄犊。看云连麦垄,雪堆蚕簇,若要足时今足矣,以为未足何时足。被野老、相扶入东园,枇杷熟。

满江红·满江红旧调用仄韵

宋朝姜夔

满江红旧调用仄韵,多不协律。如末句云「无心扑」三字,歌者将“心”字融入去声,方协音律。予欲以平韵为之,久不能成。因泛巢湖,闻远岸箫鼓声,问之舟师,云“居人为此湖神姥寿也。”予因祝曰:“得一席风径至居巢,当以平韵满江红为迎送神曲。”言讫,风与笔俱驶,顷刻而成。末句云「闻佩环」,则协律矣。书于绿笺,沉于白浪,辛亥正月晦也。是年六月,复过祠下,因刻之柱间。有客来自居巢云:“土人祠姥,辄能歌此词。”按曹操至濡须口,孙权遗操书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操曰:“孙权不欺孤”,乃撤军还。濡须口与东关相近,江湖水之所出入。予意春水方生,必有司之者,故归其功于姥云。
仙姥来时,正一望、千顷翠澜。
旌旗共乱云俱下,依约前山。
命驾群龙金作轭,相从诸娣玉为冠。
躜夜深、风定悄无人,闻佩环。
神奇处,君试看。奠淮右,阻江南。
遣六丁雷电,别守东关。
却笑英雄无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瞒。
又怎知、人在小红楼,帘影间。

满江红·其二·山居

明朝徐籀

绿树阴浓,黄梅雨、涨痕初足。

看渡口、小船横载,麦秋方熟。

燕紫翩斜新出垒,鹅黄抖搜方经浴。

更深林、睆睨一声幽,莺出谷。

人心愿,何餍足。

世上事,无边幅。

但不求闻达,任从吾欲。

休道杯中村味薄,须知乐极忧还伏。

便科头、撑达饮千钟,真天禄。

满江红·所租艇名满江红,即以此调赋之

清朝易顺鼎

小小红船,恰好是、吴江平底。早倚作、风波同命,水云知己。

但得南人如使马,不愁西子难随蠡。到中流、篷背响诗声,鸥飞起。

满江红·再题精忠柏,调寄满江红,步武穆韵

宋朝王照

世宙无常,总万汇、终归衰歇。贯今古、精神郁勃,惟兹义烈。

雠陷亚夫牵甲楯,中伤斛律歌明月。抱不平、江水咽胥涛,同凄切。

莫须有,冤谁雪。涅背字,几埋灭。计偏安,一任方舆残缺。

大厦知难支一木,痛心忍溅忠臣血。轮囷姿、耻伴幕乌巢,卑廷阙。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宋朝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以庶几後山妾薄命之意

宋朝文天祥

燕子楼中,又捱过、几番秋色。相思处、青年如梦,乘鸾仙阙。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最无端、蕉影上窗纱,青灯歇。
曲池合,高台灭。人间事,何堪说。向南阳阡上,满襟有血。世态便如翻覆雨,妾身元是分明月。笑乐昌、一段好风流,菱花缺。

满江红·重九日,山居感兴

宋朝段克己

五柳成阴,三径晚、宦游无味。还自叹、迎门笑语,久须童稚。归去来兮尊有酒,素琴解写无弦趣。醉时眠、推手遣君归,吾休矣。富与贵,非吾事。贫与贱,宁吾累。步东篱遐想,昔人高致。霜菊盈丛还可采,南山依旧横空翠。,但悠然、一点会心时,君须记。

满江红·其一

清朝史承谦

薄暝潮生,又唤起、津亭残酒。

添肠断,飘蓬踪迹,天涯奔走。

碧树声悲连断岸,黄花节近过重九。

问年来,何处泪痕多,淹双袖。

戍鼓动,黄昏后,秋帆指,清溪口。

笑香残梦醒,此情非旧。

伴我凄凉沙上雁,同他憔悴江潭柳。

掩篷窗、彻夜几曾眠,霜威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