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吴俨的诗 >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四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四

[明朝]:吴俨

东山有耆叟,古貌复古心。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

吴俨简介

明朝·吴俨的简介

吴俨(1457-1519),字克温,号宁庵,南直隶宜兴县人(今江苏宜兴)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侍讲学士,掌南京翰林院。正德二年(1507),忤刘瑾被夺职。刘瑾败,吴俨复...〔吴俨的诗(126篇) 吴俨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四

明朝吴俨

东山有耆叟,古貌复古心。古人不在今,今孰为知音。

解冠挂神武,归来卧山林。白云似相逆,英英起前岑。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二

明朝吴俨

东山归东山,东山今益高。荆薪煮白石,心逸亡身劳。

清风不用买,明月时可招。今日靖节翁,何必仍姓陶。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三

明朝吴俨

雅志在山水,所至辄搜奇。君山十二峰,高深孰似之。

一峰留一月,周游岁为期。山花与山鸟,相熟亦相思。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一

明朝吴俨

去冬天苦寒,平地一尺雪。长安百万家,十五告粮绝。

谁起刘司徒,慰此民望觖。莫学谢东山,令我心愁结。

寄刘东山五首次国贤韵·其五

明朝吴俨

白日未云暮,青春先独归。采兰以为佩,采荷以为衣。

钓鱼不设饵,况复为钓矶。鸥鸟与公狎,知公本无机。

题画屏次国贤韵·其一

明朝吴俨

少年诵诗书,心恒慕伊周。蹉跎成老大,白发上我头。

作羹不为梅,济川不为舟。金马石渠间,强陪英俊游。

去年归故山,幸得两月留。坐石听啼鸟,持为发清讴。

岂敢肆雄辩,万物移春愁。自从到京国,仍怀杞人忧。

故山不能见,画中容可求。

题画屏次国贤韵·其二

明朝吴俨

长桥跨蛟溪,青山绕四周。闻君年少时,扁舟泊溪头。

临深戒在心,坐卧不出舟。于今二十年,乃复思追游。

追游不可得,官职相牵留。溪上采莲曲,山中采芝讴。

采芝贵及春,采莲贵及秋。秋无蛟龙害,春无虎豹忧。

二者不可兼,问君欲何求。

寄刘东山方伯用送缉熙韵

明朝陈献章

高山流水好钟期,不是西崖那得知。旧雨僧斋劳枉驾,秋风薇省近传诗。

堂堂白日青天见,昧昧苍生赤子思。神爽屡交终是梦,几时携手笑支离。

游茅山五首·其四

元朝卢挚

辽天有客访髯龙,好事山人画者侬。笑卷云烟收拾去,长教函丈在三峰。

登泰山五首·其四

明朝王守仁

尘网苦羁縻,富贵真露草。不如骑白鹿,东游入蓬岛。

朝登太山望,洪涛隔缥缈。阳辉出海云,来作天门晓。

遥见碧霞君,翩翩起员峤。玉女紫鸾笙,双吹入晴昊。

举首望不及,下拜风浩浩。掷我《玉虚篇》,读之殊未了。

傍有长眉翁,一一能指道。从此炼金砂,人间迹如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