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乾隆的诗 > 览历代名臣奏议

览历代名臣奏议

[清朝]:乾隆

念重居天位,心殷补衮臣。

嘉言陈典籍,硕画赞丝纶。

常得怀前鉴,还如对古人。

翻书清昼永,祛暑长精神。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初集卷五

乾隆简介

清朝·乾隆的简介

乾隆 乾隆(Emperor qianlong)是清代高宗年号,前后一共六十年,起止时间为公元1736年至1796年。在这期间的重要事件有大兴文字冤狱、《四库全书》的编撰等。清高宗爱新觉罗&middo...〔乾隆的诗(10293篇) 乾隆的名句

猜你喜欢

览历代名臣奏议

清朝乾隆

念重居天位,心殷补衮臣。

嘉言陈典籍,硕画赞丝纶。

常得怀前鉴,还如对古人。

翻书清昼永,祛暑长精神。

王希武通判挽词·当代名臣後

宋朝范成大

当代名臣後,惟公奕世贤。
及亲三釜养,遗子一经传。
药石探奇字,芸香缉断编。
堂堂今不见,尘迹自依然。

挽史馆资政木石尢公三首·历代名书画

宋朝刘克庄

历代名书画,中原古鼎彝。
不教萧翼看,常怕米颠知。
此物空盈笈,何人与掌匙。
贵无它嗜好,焉用太清为。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二首·一代名臣张右丞

宋朝杨万里

一代名臣张右丞,玉山头作紫霄亭。如今再得戴安道,拈出旧时山色青。

朕既藏历代帝后名臣像于南薰殿为文以记之并成是诗

清朝乾隆

写照应非古,羲轩谁所传。

俨兹瞻日角,敬与保天全。

暑雨宁侵幌,薰风尚入弦。

睪然兴景仰,筹治勉勤乾。

范正献奏议帖赞

宋朝岳珂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宋朝苏轼

  臣等猥以空疏,备员讲读。圣明天纵,学问日新。臣等才有限而道无穷,心欲言而口不逮,以此自愧,莫知所为。

  窃谓人臣之纳忠,譬如医者之用药,药虽进于医手,方多传于古人。若已经效于世间,不必皆从于己出。

  伏见唐宰相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论深切于事情,言不离于道德。智如子房而文则过,辩如贾谊而术不疏,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但其不幸,仕不遇时。德宗以苛刻为能,而贽谏之以忠厚;德宗以猜疑为术,而贽劝之以推诚;德宗好用兵,而贽以消兵为先;德宗好聚财,而贽以散财为急。至于用人听言之法,治边驭将之方,罪己以收人心,改过以应天道,去小人以除民患,惜名器以待有功,如此之流,未易悉数。可谓进苦口之乐石,针害身之膏肓。使德宗尽用其言,则贞观可得而复。

  臣等每退自西阁,即私相告言,以陛下圣明,必喜贽议论。但使圣贤之相契,即如臣主之同时。昔冯唐论颇、牧之贤,则汉文为之太息;魏相条、董之对,则孝宣以致中兴。若陛下能自得师,莫若近取诸贽。夫六经三史,诸子百家,非无可观,皆足为治。但圣言幽远,末学支离,譬如山海之崇深,难以一二而推择。如贽之论,开卷了然。聚古今之精英,实治乱之龟鉴。臣等欲取其奏议,稍加校正,缮写进呈。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反覆熟读,如与贽言。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臣等不胜区区之意,取进止。

山东河南抚臣奏报得雨志怀

清朝乾隆

一日连闻两处沾,远欣翻致近忧添。

雨才湿地风吹去,慰在他方愁此兼。

已少閒情花委砌,偏多烦绪絮糊帘。

斋宫静养神心谧,祗觉勤民志未恬。

留京王大臣奏晴雨应时诗以志慰

清朝乾隆

去岁秋霖甚,今年预虑之。

山田副节庆,京国报时宜。

及惬祛华念,亦申柔远思。

独殷望捷信,缱绻尚孜孜。

读仲锡举祀宋尚书奏议诗以志之

明朝夏良胜

一道官河负国储,百年疏凿失前驱。

猬螗故纸墨犹湿,华衮人言扫不除。

建议更非王主事,食功那得宋尚书。

从今人胜天才定,两跃芳声半简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