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文洪的诗 > 送祝先生维清赴召

送祝先生维清赴召

[明朝]:文洪

锦服才看故里游,又随严诏向神州。

依归谁不欢衿佩,简注其如切冕旒。

红雾一庭螭陛晓,清风千里桂林秋。

乘时早建平湖策,丹凤重鸣十二楼。

文洪简介

明朝·文洪的简介

文洪,苏州府长洲人,字公大,号希素。成化八年举人。官涞水教谕。能诗。有《涞水集》、《括囊诗稿》。...〔文洪的诗(110篇) 文洪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祝先生维清赴召

明朝文洪

锦服才看故里游,又随严诏向神州。

依归谁不欢衿佩,简注其如切冕旒。

红雾一庭螭陛晓,清风千里桂林秋。

乘时早建平湖策,丹凤重鸣十二楼。

送泰泉先生赴召

明朝黎民表

尧文光万㝢,睿德格玄穹。八叶乾坤大,三元历数隆。

绯烟流黼座,王醴降丹空。揆日开兰殿,仪天起桂宫。

属车思渭水,仙驾意崆峒。梦赉唯良弼,朝推寔至公。

承华诒帝则,毓德付天工。宣室恩偏异,铜扉礼更崇。

食萍甘素节,献曝耿微衷。鸑起瑶山上,鸾游兰渚东。

图黄思故武,拾翠感殊逢。职是司纶旧,官仍掌谏同。

玄文偏集凤,藻思独雕龙。有美恢琼度,无私任朴忠。

风愆偏娓娓,讽谕极冲冲。抗法光前典,陈诗迈古风。

五称初纪烈,三至永垂洪。饮醴昭馀泽,为霖景茂功。

丹青麟阁上,竹素石渠中。螭驾应难弭,鹏霄未易穷。

暂乘沙苑骏,莫羡粤洲鸿。朽质惭深奖,殊私荷廓蒙。

服箱怜蹇步,刷翮慕高翀。离思萦秋杜,愁心繫夕枫。

凭高聊引望,佳气正葱葱。

赠韩敏道先生赴召

明朝方孝孺

先生乐道慕前人,又被书徵觐紫宸。诗卷巳随官棹月,布衣还染属车尘。

文章共喜遭逢晚,礼乐应知入问频。登眺凤台多制作,邮筒珍重寄河滨。

送方石先生赴召分韵

明朝王弼

忆昔拜公初,我上南宫试。开心念通家,恩爱良独至。

我领溧水除,公返桃溪睡。中间十馀年,日月忽如遗。

昨日会缌亭,再见若梦寐。公颜已颓朱,我鬓亦凋翠。

晤语必诗书,谈欢止茶䜴。殷勤五日间,颇见平生意。

公今舍我行,折节从王事。空嗟斥鴳情,难附冥鸿翅。

秋风吹长江,柳条作枯刺。扳折苦不堪,无因寄愁思。

贺凤山先生李文昌赴召

宋朝宋伯仁

国老如公仅几人,岂宜长啸太湖滨。
畴咨宰相调元化,诏趣尚书侍紫宸。
欲振国威千载立,当从局面一番新。
先生莫作前时看,多少枯根望早春。

送云山文先生吏部赴召

宋朝阳枋

云山至宝非和璧,光耀煜天难毖密。
一朝天子闸坤珍,此宝肯炎蜀人出。
宝生蜀东六十年,蜀势关吴妙陈述。
蜀为头目吴腹心,头目清明腹心佚。
蜀为藩篱吴奥堂,藩篱坚固奥堂实。
蜀若颠危忧在吴,夔峡岂能遏并溢。
自从蜀口弃三关,托里金城更崷崒。
戎马冲奔二十年,此城处处皆屹立。
虔刘俘掠技已穷,群聚宝峰频出入。
抵碍坚城不得战,转攻云诏谋虚袭。
欲践辰沅闯广南,后顾有蜀还恧尼。
留屯汉中缀秘师,计俊万全无一失。
我向嘉渝重大屯,大理垂军须缩絰。
夷陵近闻列守戍,似谓蜀险为难必。
或言东晋不用蜀,是时南北只守一。
如今敌人干腹来,不思保蜀更何术。
莫虞海道要先防,云涛涌沸蛟鼋栗。
臣宝一战振天威,至今敌胆犹惕怵。莫忧淮堧近健康,万柁膛师人素习。踏车横江臣世忠,北人川,蜀事艰难今转急。
井络丘墟烟火空,荆棘漫弥虎窟室。
频年旱叹民流亡,褚无完掌瓶无粒。
兵将愿射干狼毒漫战吻,芝术参苓难愈疾。
恳切深惟保蜀方,蜀苟措安国宁谧。

奉送季清赴山东幕府

宋朝程珌

黄云衔雪天模糊,有客飘然出上都。
青丝络马银兜鍪,红锦{革长}弓金仆姑。
剑光压匝照路隅,帕首百骑前诃呼。
不知客本山泽臞,今胡为者意气粗。
自言有将新孙吴,我欲与之同减明。
呜呼亡胡岂难且,病兵怯将自逃逋。
胡不观昔我艺祖造中区,以兵为国垂洪模。
河北河东义勇徒,二十四万鼓应枹。
中兴益振尺五符,世忠淮左聚熊貙,刘锜淮西貔虎俱。上流岳飞弯天弧,金陵张浚羆捕狐。单于台下虽宽诛,采石山前已断颅。迩来残虏尚窥窬,门内群寇更睢盱。胡乃朘剥及其肤,岂止牛羊不求刍。我欲别幕飞于菟,十万一屯淮之区。技闲器利整平居,帜明鼓震蒐彼庐。精神所折虏如无,而况山东群盗乎。五符傥缺听其虚,十年且尽一赋租。斩然圻画勿牵渠,他时混一更新图。伟哉玉帐得通儒,君复碧油吐良谟,凌烟岂一貂蝉与。

赠少司寇潘石泉年兄先生赴召入京

明朝湛若水

甘泉于石泉,本性同气味。合是清者流,异派为兄弟。

石泉别甘泉,白日飞黄去。手持派尺法,五色云生处。

愿酌石下清,为世洗冤滞。非但洗冤滞,洗彼眼中翳。

寄西粤李生维明茂才乃勋臣嫡裔也

明朝何其伟

两粤峰峦障暮烟,问谁旌节驻南天。

山斋已下延徐榻,江海先回访戴船。

麟阁勋名题汉署,龙门声藉记瑶篇。

悬知匣里生颜色,夜夜楼头向斗边。

送湖南卢提刑赴召三首·先生休叹不逢时

宋朝项安世

先生休叹不逢时,此地非公已再危。
赤立一丝无藉手,青衿二百正张颐。
千缗兄镪仍三料,五顷夫田更八池。
但得门东无叫怒,老身寒饿不须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