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元祯的诗 > 阻风小孤山二首·其二

阻风小孤山二首·其二

[明朝]:张元祯

孤篷三夜倚娉婷,浪自掀天梦自清。舟子莫嗟前路远,小姑于我故多情。

张元祯简介

明朝·张元祯的简介

张元祯(1437—1507)明江西南昌人,字廷祥,号东白。天顺四年进士。授编修,预修《英宗实录》,与执政议不合,引疾归。居家讲求性命之学。弘治初召修《宪宗实录》,进春坊左赞善,官至詹事。...〔张元祯的诗(37篇) 张元祯的名句

猜你喜欢

阻风小孤山二首·其二

明朝张元祯

孤篷三夜倚娉婷,浪自掀天梦自清。舟子莫嗟前路远,小姑于我故多情。

阻风小孤山二首·其一

明朝张元祯

北风三日吼晴雷,推得颓波万里回。应是小孤留老眼,雪花堆里看崔嵬。

小孤山二首

清朝赵熙

大江流不动烟鬟,吴楚江声落照间。一剑雄心今老去,西风吹瘦小孤山。

寄题小孤山二首·梅花种子无穷尽

宋朝刘克庄

梅花种子无穷尽,和靖何曾占断休。
若向鼻端参得透,孤山不必在杭州。

寄题小孤山二首·鼻祖耳孙同嗜好

宋朝刘克庄

鼻祖耳孙同嗜好,买山世世种梅花。
直从和靖先生户,割上寒斋处士家。

小孤山阻风因成小诗适舟中有浦城人写寄真西

宋朝戴复古

群山势如奔,欲渡长江去。
孤峰拔地起,毅然能遏住。
屹立大江干,仍能障狂澜。
人不知此山,有功天地间。

再过小孤山·其二

明朝彭孙贻

霜高叶脱白云层,天际归帆许再登。

江上波摇双鲤佩,峰头月挂万年灯。

湘灵鼓瑟邀仙女,水怪分犀供定僧。

南望大孤同黛色,共随暮雨上巴陵。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朝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江行阻风小市

宋朝罗与之

弭棹黄芦外,江云绕柂牙。
寒深身轸粟,风急浪生花。
日暮人收市,年穷客念家。
倚篷无可奈,忍见后归鸦。

邵伯阻风小泊赠送行诸公

宋朝陈造

长征每爱日,小泊未遻意。
阴风自南北,客子咱轩轾。
召棠望吾乡,不作秦越异。
船阁雁鹜洲,人穿鱼暇市。
相逢各吴语,知识十三四。
水实不自买,海错有佳馈。
饯行余十客,超俗见友义。
笑谭寒谷春,为我洗羁思。
相与卧玉瓶,跋烛得微醉。
老怀易作恶,别语毋动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