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佳胤的诗 > 过九华作

过九华作

[明朝]:张佳胤

倚杖贪看紫翠重,谪仙人号九华峰。

中天玉柱参差出,万壑朱霞次第封。

地压长江标砥障,云垂并蒂拥芙蓉。

平生自负莲花掌,过此休谈五岳踪。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张佳胤简介

明朝·张佳胤的简介

【生卒】:1527—1588【介绍】: 明四川铜梁人,字肖甫,避雍正帝讳,又作佳印、佳引,号居来山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滑县知县,迁户部主事。隆庆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十府。万历...〔张佳胤的诗(29篇) 张佳胤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过九华作

明朝张佳胤

倚杖贪看紫翠重,谪仙人号九华峰。

中天玉柱参差出,万壑朱霞次第封。

地压长江标砥障,云垂并蒂拥芙蓉。

平生自负莲花掌,过此休谈五岳踪。

过九华山

宋朝苏辙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和平甫舟中望九华山二首·谁谓九华远

宋朝王安石

谁谓九华远,吾身未尝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忆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洁写一镜,回环两堤奁。
露坐引衣襋,风行欹帽檐。
维舟当此时,巨细得尽瞻。
试尝论大略,次乃述微纤。
此山广以深,包畜万物兼。
嘘云吐雾雨,生育靡不渐。
巍然如九皇,德泽四海沾。
此山相後先,各出群峰尖。
毅然如九官,罗立在堂廉。
挺身百辟上,附丽无奸憸。
此山高且寒,五月不觉炎。
草树萋已绿,冰霜尚涵淹。
颓然如九老,白发连苍髯。
此山当无云,秀色郁以添。
毅然如九官,靓饰出重帘。
佩环与巾裙,绀玉青纨缣。
远之妍西施。
近或丑无盐。
变态不可穷,诗者徒呫呫。
我初勇一往,役世难安恬。
浪荒不走职,民瘼当谁砭。
乖离今数旬,梦想欲窥觇。
自期得所如,何啻释囚钳。
念昔太白巅,下视海日暹。
朅来天柱游,屐齿尚苔黏。
犹之健饮食,屡飨亦云餍。
胡为慕攀踏,已惫且不嫌。
岂其仁智心,山水固所潜。
男儿有所学,进退不在占。
功名苟不谐,廊庙等闾阎。
况乃抡椽杙,其谁辨楩柟。
归欤岩崖居,料理带与签。
得石坐兀兀,逢泉饮厌厌。
取舍断在独,岂必询谋佥。
子语实慰我,宁殊邑中黔。
玉枝将在山,当倚以葭蒹。
诗力我已屈,锋鋩子犹銛。
扶伤更一战,语汝其无谦。

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露,·肩舆过了九华西

宋朝杨万里

肩舆过了九华西,恨杀秋云故故低。遮尽奇峰时放出,逐峰放出不教齐。

见人衣鲜华作诗

唐代归处讷

昂藏骑马出朱门,服色鲜华不可论。

尽是杀人方始得,一丝丝上有冤魂。

松云为丁文华作

明朝谢迁

白云深护老松根,晚景盘桓旧主人。山雨欲来惊鹤梦,天风忽动落龙鳞。

巢居杳霭真成隐,画笔模糊妙入神。几为采苓迷却路,不知空翠湿衣巾。

招陶别驾家阳华作

唐代元结

海内厌兵革,骚骚十二年。阳华洞中人,似不知乱焉。
谁能家此地,终老可自全。草堂背岩洞,几峰轩户前。
清渠匝庭堂,出门仍灌田。半崖盘石径,高亭临极巅。
引望见何处,迤逶陇北川。杉松几万株,苍苍满前山。
岩高暧华阳,飞溜何潺潺。洞深迷远近,但觉多洄渊。
昼游兴未尽,日暮不欲眠。探烛饮洞中,醉昏漱寒泉。
始知天下心,耽爱各有偏。陶家世高逸,公忍不独然。
无或毕婚嫁,竟为俗务牵。

超然在东华作此招之

宋朝释德洪

芒鞋踏破成何事,坐榻尘埋只汗颜。

斋钵生涯唯涧饮,结茅终待老钟山。

过九江

清朝宁楷

琵琶亭外好风催,十幅蒲帆快溯洄。

春水倒流三峡去,夕阳斜渡九江来。

小孤翠黛波心出,彭泽烟光镜里开。

眼底不知今古异,灌婴陶侃自多才。

过九坡

宋朝葛立方

行尽千山与万山,锺情偏在此烟岚。
海波神阙今饶六,仙女巫峰尚欠三。
雨润蒙条生翠滴,云封叠颖莹脂涵。
却思九坂修梁第,空使斯民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