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叶槩的诗 > 小孤山读先君石上诗有感

小孤山读先君石上诗有感

[明朝]:叶槩

长江滚滚自天开,一柱中流独壮哉。

山接匡庐随雁尽,水通淮海引潮回。

高低题咏今犹昔,上下帆樯去复来。

读罢先君诗旧句,故园东望不胜哀。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四十七

叶槩简介

明朝·叶槩的简介

叶槩字贯之,吉永人。...〔叶槩的诗(27篇) 叶槩的名句

猜你喜欢

小孤山读先君石上诗有感

明朝叶槩

长江滚滚自天开,一柱中流独壮哉。

山接匡庐随雁尽,水通淮海引潮回。

高低题咏今犹昔,上下帆樯去复来。

读罢先君诗旧句,故园东望不胜哀。

读先君新第落成诗有感因韵书示蒙孙·吾家清俭莫忘初

宋朝陈宓

吾家清俭莫忘初,昔日儒酸白屋居。
世事直须防满溢,天公偏是喜乘除。
看来负郭三千顷,不似传家一卷书。
谦损却能丰萃致,试观沧海受川渠。

读先君新第落成诗有感因韵书示蒙孙·信矣贤愚共一初

宋朝陈宓

信矣贤愚共一初,都缘勤怠遂殊居。
渊源有本天同健,潢潦无根夕易除。
何事不为尘所梁,平生须有善堪书。
要从陋巷甘勤苦,始得声名满观渠。

简康侄求先君石山

宋朝刘学箕

见好山如见高人,遯世冀茧清净身。
见拳石如接佳友,手摩挲爱逾琼玖。
我生嗜好不有冗长物,寓意萧閒祗在青山并怪石。
往年都梁得灵壁,名以催诗延座侧。
去载还自嶓冢江,女蜗溪头才落帆。
山灵见知情不凡,乞我清波一块川墨涂巉岩。
屏山嵯峨高云衢,五亩下著吾侬居。
窗扉面面挹山色,真山假山互崷崒。
旧藏英道数峰碧,怪怪奇奇总拈出。
一丘一壑在胸臆,烟云尽向空斋集。
君家一峰良可惜,埋汉庭除沙土蚀。
尚思阿翁存手泽,何不遣归慰岑寂。
楚人亡弓楚人得,在彼在此理则一。
小诗代简言从容,子心坦荡讵执违与从。
傥令长须勤送似,待予大书特书榜曰飞来峰。

元夕奉读先君诗追和次韵

明朝石宝

松山直上与云齐,一

过小孤山大孤山

宋朝陆游

  八月一日,过烽火矶。南朝自武昌至京口,列置烽燧,此山当是其一也。自舟中望山,突兀而已。及抛江过其下,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亦与它石迥异。又有一石,不附山,杰然特起,高百余尺,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是日风静,舟行颇迟,又秋深潦缩,故得尽见。杜老所谓“幸有舟楫迟,得尽所历妙”也。

  过澎浪矶、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 小孤属舒州宿松县,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信造化之尤物也。但祠宇极于荒残,若稍饰以楼观亭榭,与江山相发挥,自当高出金山之上矣。庙在山之西麓,额曰“惠济”,神曰“安济夫人”。绍兴初,张魏公自湖湘还,尝加营葺,有碑载其事。又有别祠在澎浪矶,属江州彭泽县,三面临江,倒影水中,亦占一山之胜。舟过矶,虽无风,亦浪涌,盖以此得名也。昔人诗有“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之句,传者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晚泊沙夹,距小孤一里。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南望彭泽、都昌诸山,烟雨空濛,鸥鹭灭没,极登临之胜,徙倚久之而归。方立庙门,有俊鹘抟水禽,掠江东南去,甚可壮也。庙祝云,山有栖鹘甚多。

  二日早,行未二十里,忽风云腾涌,急系缆。俄复开霁,遂行。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镜”之句为妙。始见庐山及大孤。大孤状类西梁,虽不可拟小姑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大孤则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亦一奇也。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江水浑浊,每汲用,皆以杏仁澄之,过夕乃可饮。南江则极清澈,合处如引绳,不相乱。晚抵江州。州治德化县,即唐之浔阳县,柴桑、栗里,皆其地也;南唐为奉化军节度,今为定江军。岸土赤而壁立,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泊湓浦,水亦甚清,不与江水乱。自七月二十六日至是,首尾才六日,其间一日阻风不行,实以四日半溯流行七百里云。

古乐府·携君石上琴

宋朝释斯植

携君石上琴,弹我窗前月。
月缺又还圆,谁能免离别。

祭后见石上诗

唐代虎丘石壁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祭后见石上诗

唐代虎丘山石壁鬼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

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曹娥庙(用石上诗韵)

元朝张仲深

淑女贞诚贯九霄,身随父榇入寒潮。

一江大浪名长在,三尺孤坟骨未销。

严祀有仪崇令典,素麻宣诰属熙朝。

当年莽操皆臣子,惭愧贤娥史并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