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黄润玉的诗 > 祭酒颐庵先生寄读杜诗一章因奉和

祭酒颐庵先生寄读杜诗一章因奉和

[明朝]:黄润玉

先生观杜诗,洞晓其中趣。

顾兹藜藿肠,焉识菽粟味。

乾坤初未交,风云本难际。

自匪假声诗,乌能吐忠义。

高歌动千言,曲庇非一类。

区区稷契心,绰绰廊庙器。

胡为月下乌,却绕风前树。

鱼龙方混争,鸿雁若相避。

虽致杜鹃词,曷驱野狐媚。

间关蜀道行,悽恻巫峡泪。

累然丧家厖,困若伏枥骥。

康衢本平夷,大雅惜颠坠。

斯文既云亡,吾道安所寄。

浩浩三百篇,寥寥千万世。

惟公得其传,作者奚足继。

公诗天宝间,落日山横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四

黄润玉简介

明朝·黄润玉的简介

字孟清五岁侍母病夜不敢就寝六岁读书所览辄成诵坐立屹然未尝与群儿伍十岁行道上见遗金不拾年十二闻太守王公琎行乡饮酒礼造学中观之因默识其仪归书于册人见所记大奇之永乐改...〔黄润玉的诗(14篇) 黄润玉的名句

猜你喜欢

祭酒颐庵先生寄读杜诗一章因奉和

明朝黄润玉

先生观杜诗,洞晓其中趣。

顾兹藜藿肠,焉识菽粟味。

乾坤初未交,风云本难际。

自匪假声诗,乌能吐忠义。

高歌动千言,曲庇非一类。

区区稷契心,绰绰廊庙器。

胡为月下乌,却绕风前树。

鱼龙方混争,鸿雁若相避。

虽致杜鹃词,曷驱野狐媚。

间关蜀道行,悽恻巫峡泪。

累然丧家厖,困若伏枥骥。

康衢本平夷,大雅惜颠坠。

斯文既云亡,吾道安所寄。

浩浩三百篇,寥寥千万世。

惟公得其传,作者奚足继。

公诗天宝间,落日山横翠。

和答颐庵先生寄示二绝句之韵·其一

明朝唐之淳

住依公府枕河湾,野老王孙日往还。莫道草堂无样制,圣恩曾许屋三间。

奉和颐庵先生秋兴

明朝黄润玉

秋宵群动息,风景有馀清。

暗露梧边堕,流泉竹下鸣。

兴来忘宿疾,诗就总閒情。

此际衿如洗,忧思何处生。

奉怀颐庵先生

明朝唐之淳

远埃起千里,恻怆动中怀。中怀何所思,乃在黄金台。

台上一美人,独宿无嫌猜。气息若芝兰,咳唾霏珠瑰。

謇予岂俦匹,而乃志好谐。昔者蒙绉絺,临岐怅分乖。

今也攘素腕,援琴写清哀。清哀未能宣,摄衣步前阶。

仰视明月光,众星为裴徊。俛思履綦迹,髣髴生录苔。

短梦无达涂,寸辞愧长才。投笔谢衾枕,衷诚讵能摧。

蓟州逢颐庵先生及四公子

明朝唐之淳

四月暌离一日逢,渔阳驿里蓟门东。更相存问兼相遇,若个伤离有瘦容。

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

明朝吴琏

向学非难力学难,未容只作等閒看。

六经浩浣宜深索,万象殷繁可静观。

泉未及时那是井,神无完处岂成丹。

若云事内俱忘外,张子无劳作订顽。

何时矩作振蒙论并诗一章示余因次其韵一首及作古诗一章复其意

明朝吴琏

圣门教人法,进学在致知。

诚正与修齐,治平亦由兹。

谬哉佛与老,要求捷路岐。

面壁只端坐,外此无一为。

明心只自快,与世何所裨。

今慕圣贤学,乃佛老是师。

身虽一室坐,心却万里驰。

不践邹鲁实,惟习邹鲁仪。

或至不家食,与时同阿依。

鸟恋腐鼠味,日暮还高飞。

先生数千言,足洗多士疵。

寄语共学徒,勿谓吾言非。

读杜诗

宋朝文天祥

平生踪迹只奔波,偏是文章被折磨。
耳想杜鹃心事苦,眼看胡马泪痕多。
千年夔峡有诗在,一夜耒江如酒何,黄土一丘随处是,故乡归骨任蹉跎。

读杜诗

宋朝张方平

杜陵有穷老,白头惟苦吟。

正气自天降,至音感人深。

昭回切云汉,旷眇包古今。

万壑入溟海,一枝成邓林。

掩抑鬼神泣,寂寥星月沈。

珠凭罔象得,玉看晶采寻。

穰穰丰年谷,磊磊殊方琛。

病源问岐伯,兵略须淮阴。

流寓四方路,浩荡平生心。

每览述怀篇,使我清泪淫。

读杜诗

宋朝史弥宁

满地干戈老厌逢,酒杯诗卷吒孤忠。
自人风雅离骚后,数到而今无此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