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秉同的诗 > 寄苏见江

寄苏见江

[明朝]:李秉同

握手仙台几度春,别来消息两无闻。

酌高楼月偏怜我,咏入霜丛却忆君。

薇署绩光西汉传,衡门踪谢北山文。

赤冈黄岭元同脉,莫惜新裁寄白云。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李秉同简介

明朝·李秉同的简介

李秉同,字子中。东莞人。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举人。官广西灵川知县。民国张其淦辑《东莞诗录》卷一二有传。...〔李秉同的诗(12篇) 李秉同的名句

猜你喜欢

寄苏见江

明朝李秉同

握手仙台几度春,别来消息两无闻。

酌高楼月偏怜我,咏入霜丛却忆君。

薇署绩光西汉传,衡门踪谢北山文。

赤冈黄岭元同脉,莫惜新裁寄白云。

答苏见江都谏歌一首

明朝王渐逵

君不见苏黄门,祝融之墟世间生,豪压岭海誇三城。

风流杜牧不足数,直与长公争弟兄。

闲来调鹤西郊渚,借我虹桥洒然去。

爱子山水多秀奇,辋川堪作王维墅。

把酒临风岸葛巾,挥毫大笑傍无人。

长篇百韵奇直逸,要与林卉相鲜新。

俊才况值清平世,人间好事多相际。

但从古巷觅幽芳,莫向西禅叹相废。

只今萝径春气深,草色花香连远岑。

曲池燕子迎风语,夹岸蔷薇带雨阴。

草阁阑干吟独憩,小车花下何时至。

石鼎重烹竹窦泉,苔矶细语参同契。

君不见圣贤与世常推移,屈伸阖辟天之机。

皇王帝伯无消息,惟有青山伴醉卮。

苏见江携酒过访诗以谢之

明朝王渐逵

名园萧旷甲三城,文宴高贤雅调庚。

荔圃露团新月上,柳桥云度惠风生。

疏峰断送楼台暑,野服弥深水石情。

自笑迂慵承款眷,愧将蘅社结芳盟。

喜赵东台岑蒲谷苏见江游西园

明朝王渐逵

小搆向西坰,人迹罕经过。

深巷无犬声,荜门翳云萝。

虽无车马亲,寄兴寡所和。

波光与山色,所得则已多。

飘飘三高士,肩舆遵曲阿。

高谊自衷契,雄辨如悬河。

童稚岂爱客,瀹茗摘畦蔬。

薄酒斟酌之,取乐不成酡。

请君尽馀杯,听我贱子歌。

见江亭

宋朝袁正规

地产灵芝古道场,危亭陡起负重岗。
江心远叠通潮浪,海外遥分异域疆。
缭绕人家依县市,寂寥烟景认吴航。
倚栏望断暮云碧,不见长安见夕阳。

见江边竹诗

南北朝虞羲

挺此贞坚性,来树朝夕池。秋波漱下趾,冬雪封上枝。

葳蕤防晓露,葱茜集羁雌。含风自飒飒,负雪亦猗猗。

金明无异状,玉洞良在斯。但恨非嶰谷,伶伦未见知。

约东台见江

明朝王渐逵

岳伯黄门吾所慕,萝山乡土得相同。

才名磊落今苏彻,文艺精深旧雪松。

画解华簪依鹄鹭,欲将颓运入鸿濛。

不嫌幽僻重相过,扫石烹茶荐晚风。

寄苏昌龄

元朝杨维桢

东吴主者尊师相,师相匡君近若何。
紫极正宜扶日月,鸿沟未许割山河。
金台百丈媒燕隗,盖禄千钟客孟轲。
亦有阳秋成铁史,姓名不必到銮坡。

寄苏太史

元朝方行

城隅分守地,江上断肠时。感此一日旧,坐令千里思。

青云当自力,白发不须悲。泽国多鸿雁,南来好寄诗。

寄苏徽君

宋朝曹勋

平生闻说苏养直,鞅掌尘劳惭未识。
清江韵语百代尊,拟望孤撑徒著屐。
未钭经纶在廊庙,且落珠玑满泉石。
颇知新筑更靓深,原并庐山歌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