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和寺

[明朝]:王嗣奭

苦竹牛羊径,江干到竹扉。

一松留晚照,万雀诉朝饥。

香蚀炉中篆,苔乾石上衣。

僧言贫亦好,过客近来稀。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七

王嗣奭简介

明朝·王嗣奭的简介

王嗣奭,字右仲,鄞县人。万历庚子举人有密娱斋集。...〔王嗣奭的诗(6篇) 王嗣奭的名句

猜你喜欢

普和寺

明朝王嗣奭

苦竹牛羊径,江干到竹扉。

一松留晚照,万雀诉朝饥。

香蚀炉中篆,苔乾石上衣。

僧言贫亦好,过客近来稀。

送天童普和尚

宋朝释重显

迢迢别海涯,帆挂杪秋时。
岛树落寒叶,人谁访祖师。
浪开游象急,天阔过鸿迟。
早晚归林下,千徒不共知。

游六和寺

宋朝孔平仲

同寻六和寺,去旁苍崖行。峥嵘石林气,㶁㶁流水鸣。

见此俗虑减,入门心更清。盘空到窈窕,小憩山前亭。

天晴修竹外,飒有风雨声。僧云金鱼池,近日秋雨足。

馀波落清壁,散作雪色瀑。徐兴视其流,登高穿屈曲。

忽逢白练飞,碎点溅珠玉。清泠振毛发,潇洒荡心腹。

金鱼在何处,演漾戏平陆。鳞鬣老愈黄,点漆作双目。

忆为儿童时,尝剧此池旁。闻人说金鱼,已谓百岁强。

今踰二十年,僧死草木荒。此鱼尚无恙,纤质不改常。

谓鱼非灵物,安得擅久长。四海波浪高,三江网罗密。

长鲸丧明珠,幽暗无白日。我疑龙变化,就此溪中逸。

纷纶乾坤争,浩荡风霆出。何如守一泓,无得亦无失。

扶风天和寺

宋朝苏轼

远望若可爱,朱栏碧瓦沟。
聊为一驻足,且慰百回头。
水落见山石,尘高昏市楼。
临风莫长啸,遗涕浩难收。

趋慈和寺移宴

唐代许浑

高寺移清宴,渔舟系绿萝。潮平秋水阔,云敛暮山多。广槛停箫鼓,繁弦散绮罗。西楼半床月,莫问夜如何。

趋慈和寺移宴

唐代许浑

高寺移清宴,渔舟系绿萝。潮平秋水阔,云敛暮山多。
广槛停箫鼓,繁弦散绮罗。西楼半床月,莫问夜如何。

六和寺金鱼池

宋朝蒋之奇

全体若金银,深藏如自珍。

应知贪饵者,毕竟是凡人。

登润州慈和寺上房

唐代崔致远

登临暂隔路歧尘,吟想兴亡恨益新。

画角声中朝暮浪,青山影里古今人。

霜摧玉树花无主,风暖金陵草自春。

赖有谢家馀景在,常教词客爽精神。

赋太和寺同根红白梅

宋朝艾性夫

雪影萧萧带晚霞,胭脂灼灼傍铅华。
孤山夜合连枝来,一树春分二色花。
牛继马来几换骨,鹤乘鸾去忽通家。
向来逋老题诗处,曾有红裾拂碧纱。

过六和寺怀莲池上人

明朝冯时可

只疑山径尽,展转见禅宫。

吴越分疆异,齐梁建宇空。

鸟声频唤雨,虎啸屡呼风。

草细春犹浅,花稀暖未融。

江波侵去骑,嵓采映垂虹。

于役不遑息,何因见远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