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岱的诗 > 白洋潮

白洋潮

[明朝]: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旧例,在三江镇看潮,其实没有潮水可以看。午后有人盛传道:“今年是暗涨潮!”年年像这样。

  庚辰年八月,(我)到白洋祭奠朱恒岳少师,与陈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忽然,海塘上有人高叫看潮了,我迅速前往去看,章侯、世培接踵而至。

  站在塘上,远远地看见潮头像一条线,从海宁奔腾而来,一直到塘上。渐渐靠近了一点,就隐隐约约露出白色,如同驱赶千百群小鹅张开翅膀拍水飞迸。潮水越来越近,喷出水沫溅起水花,涌起的潮水像百万头雄狮,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好像有怒雷鞭打它们一样,百万头雪狮攒聚在一起,没有一头不争先恐后的。再近些,潮头像飓风一样逼来,水势将要拍打着岸而上。看的人惊慌后退,跑着躲避到岸下。潮到塘上,尽力一撞,水花冲击射开,溅起几丈高,地面都被打湿了。潮水旋转着向右而去,被龟山挡住了,轰隆隆十分愤怒,龙湫之水像炒菜一样翻滚不止,雪白的浪花在半空中飞舞。看了让人惊吓眩目,坐了好一会儿,脸色才镇定下来。

  先辈说:“浙江的潮头,从龛,赭两座山冲刷激荡而起。白洋在这两座山之外,潮头却更大,这是为什么呢?”

注释
1)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沼兴)人。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学家,其著作有《石匮书》、《琅嬛文集》、《西湖梦寻》等。白洋,山名,在绍兴西北,滨海。
2)故事:旧例,旧俗。
3)三江:俗名三江口,在绍兴市东北40里浮山北麓。
4)实:实际上。
5)喧传:喧闹流传。
6)庚辰:明崇祯十三年(1640)。
7)吊朱恒岳少师:朱恒岳即朱燮元(1566-1638),字衡岳(一作恒岳),浙江绍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历官大理评事、四川左布政使、兵部尚书等,因有功,加少保。崇祯中进少师。死在官任上,谥号襄毅。吊,祭奠死者。
8)陈章侯、祁世培:陈洪绶,字章侯,号老莲,晚号悔迟。浙江诸暨人。明清之际著名画家。祁世培,字海槎。两人均是作者的朋友。
9)海塘:堤岸。
10)遄(chuán):急速。
11)踵(zhǒng)至:接踵而至,跟着到。踵,脚后跟。
12)海宁:浙江属县,南临杭州湾,是观潮胜地。
13)擘(bò)翼:张开翅膀。
14)蹴(cù)起:蹦跳。
15)鞭:用鞭子打。
16)镞镞(zú):同“簇簇”,攒(cuán)聚之貌。形容浪头聚集涌动的样子。
17)势:水势。
18)辟(pì):同“避”,躲避(文中读bì)。辟易:惊退。
19)礴:通“薄”,逼迫。这里有撞击的意思。
20)著:同“着”,穿着(读zhuó)。
21)旋:立刻,马上。
22)龟山:即白洋山,又名乌风山,在绍兴西北50里,滨海。
23)炮碎龙湫:指龙湫之水像炒菜一样翻滚不止。龙湫(qiū):雁荡山瀑布。这句是说潮水像雁荡山的龙湫 瀑布轰碎了。
24)颜:脸色,面色。
25)龛(kān)、赭(zhě):龛山在萧山东南,赭山在海宁西南,二山对峙,扼钱塘江入海口。
26)非常:不同寻常。
27)漱激:冲刷激荡。
28)何耶:为什么呢。何,疑问代词“为什么”,耶,语气助词,相当于“吗”“呢”。
29)岁岁:年年。
30)之:这样暗涨潮的现象。
31)溅:飞溅,溅起。
32)飓风:像飓风。
33)碎:击碎。

作品赏析

文章思路

写大潮水。很有层次,是作者感觉中的层次:首先是,视觉由远渐近。先是“潮头一线”,起得平实,此其一。稍近,则“隐隐露白”,渐渐增加了形容:“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此其二。再近,则“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此其三。很明显,作者采取层层推进的办法,用墨越来越浓,形容语越来越密。到了第四层次,作者笔锋一转,从潮水转到“飓风逼之”。

写作特点
学习本文运用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以及描写观者的表现来烘托白洋潮的写作方法。掌握文中字词,熟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和欣赏能力。首先,文章从三个方面的效果来写飓风。先是观者退避,这是从行为效果上表现潮水。接着写到潮水使人“着面皆湿”,这是从观潮者的感觉效果上表现潮水。再后是观潮者“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这是从观潮者的心理效果上表现潮水。这样的潮水,已经是很惊人的了;文章在强度上,在手段上,已经做足了。但是,作家又留下了一笔:推想,在白洋山以外,还可能更为壮观。文章已经结束了,而读者的想象却没有结束。这就叫做回味,留下余音。

文章层次
一 介绍看潮的故事
二 介绍看潮的原因
三 介绍看潮的经过
四 提出对白洋潮的疑问

结尾
⒈以疑问句结尾语气比较强烈,内容与开头的“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形成对比,不仅表达了作者对白洋潮的壮美的赞叹之情,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引人探索原因。
⒉白洋潮中作者多次从观潮者的角度来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这样写的作用是从侧面衬托出白洋潮的声势和力量,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行。
3.本文与周密的《观潮》都是写浙江之潮,他们在写作内容方面有何不同?
本文只记叙了作者在白洋村海塘观潮全过程,但是并没有对“海军演习”和“吴儿弄潮”进行描写。

张岱简介

明朝·张岱的简介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花似锦,好山水,...〔张岱的诗(5篇) 张岱的名句

猜你喜欢

白洋潮

明朝张岱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炝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在两山外,潮头更大,何耶?

白洋淀

清朝乾隆

潴水畿南巨浸低,曰宣曰受利耕犁。

一观形势浮轻舫,久计修防赖偃堤。

甓社菱丝讵相让,天光波影总堪题。

筹民练士无非事,讵止莹锋为鸊鹈。

白洋淀

清朝史夔

此地由来要路津,年年秋雨没城闉。

旗亭唤渡人如蚁,官道泥荒草似茵。

九河堙塞今千载,沃野瀛州称陆海。

沮洳翻为萑苇场,十年转眄桑田改。

疏瀹还须禀庙谟,重将沙草变膏腴。

十千维耦秋登稼,万古畿南作奥区。

白洋湖对月

清朝吴锡麒

午过桃源县,暮泊白洋湖。月出水风外,悄然帆影孤。

渔烟澹无际,远梦生菰芦。飞鹘从西来,松顶相惊呼。

骊龙起深壑,簸弄颔下珠。白光互凌乱,众星若亡逋。

阴寒交袭人,热痱一个无。客船争利涉,我独具酒壶。

荒波渺千里,冥冥念前途。

白洋淀水围·其三

清朝乾隆

前岁试为初,今春乃继诸。

拂云频射鹳,傍渚亦叉鱼。

老幼就瞻切,闾阎气象舒。

睹兹廑保乂,圣泽实贻予。

白洋淀水围·其一

清朝乾隆

远碧极空明,风恬镜影平。

鸿絧排叶舫,齐止视虞旌。

水猎方山猎,欢声发棹声。

合围徐俟际,五字适因成。

白洋淀水围·其二

清朝乾隆

皇祖修春猎,端因重武功。

继绳予悃切,踊跃众心同。

箭发鸥浮水,鎗鸣雁落空。

停挠颁获罢,满意畅东风。

经白洋河二首·其一

明朝林光

浮生踪迹笑奔波,百岁升沈梦里过。

凝望郊原意无限,晚风吟过白洋河。

经白洋河二首·其二

明朝林光

长牵直北溯漕河,柳色青青蘸碧波。

淮酒尚堪供一醉,葛巾斜日定风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