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倪祚的诗 > 竹炉诗

竹炉诗

[明朝]:倪祚

清风只合近孤禅,华屋徒留五十年。

竹格总如前度好,瓷瓯那得旧时娟。

鬓丝吟榻全真趣,松火清流断俗缘。

物理往还虽不定,芳名须藉后人传。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倪祚简介

明朝·倪祚的简介

倪祚(1447-1512)字相承,号久斋。明无锡人。敬侄。工诗,善真行书。有《久斋诗集》。...〔倪祚的诗(1篇) 倪祚的名句

猜你喜欢

竹炉诗

明朝倪祚

清风只合近孤禅,华屋徒留五十年。

竹格总如前度好,瓷瓯那得旧时娟。

鬓丝吟榻全真趣,松火清流断俗缘。

物理往还虽不定,芳名须藉后人传。

咏博山香炉诗

南北朝刘绘

参差郁佳丽,合沓纷可怜。蔽亏千种树,出没万重山。

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下刻蟠龙势,矫首半衔莲。

旁为伊水丽,芝盖出岩间。复有汉游女,拾羽弄馀妍。

荣色何杂揉,缛绣更相鲜。麇麚或腾倚,林薄杳芊■。

掩华终不发,含薰未肯然。风生玉阶树,露湛曲池莲。

寒虫悲夜室,秋云没晓天。

和刘雍州绘博山香炉诗

南北朝沈约

范金诚可则。
摛思必良工。
凝芳自朱燎。
先铸首山铜。
瓌姿信嵒{崿[右上为]品}。
奇态实玲珑。
峯嶝互相拒。
岩岫杳无穷。
赤松游其上。
敛足御轻鸿。
蛟螭盘其下。
骧首盼层穹。
岭侧多奇树。
或孤或复丛。
岩间有佚女。
垂袂似含风。
翚飞若未已。
虎视郁余雄。
登山起重障。
左右引丝桐。
百和清夜吐。
兰烟四面充。
如彼崇朝气。
触石绕华嵩。

南宋方炉诗兔床丈索赋

清朝钟大源

嗜古延陵翁,古器每珍蓄。汉鼎砂痕黄,商彝藓斑绿。

有炉其形方,吉金制殊朴。流传彝中兴,屡寓尚方目。

圆非卓一峰,平不欹四足。奇文云雷旋,奥篆蝌斗伏。

深錾表款识,一一可扪读。画院开封苏,实董冶氏局。

得非姜娘子,亦领铁官禄。曰供至德坛,想见禋祀肃。

酾酒功德舞,伐鼓送迎曲。非同上清殿,焚醮百神渎。

免登宣和图,合续梦华录。红羊劫不灰,藏弆等韫椟。

显晦物有候,瓣香果谁属。峨峨梁溪公,坡祠圣潮矗。

匏樽荐清醑,宝锭贮华烛。何以助德馨,此炉庶不辱。

无怪先生甘,洁手置祠屋。矧乃属国裔,或衍太峨族。

遗苗昔监铸,应亦长公欲。从兹瀛屿旁,岁祭艺沈藿。

氤氲馣馤中,奎宿灵往复。更求药玉船,再拜奉醽醁。

竹炉

元朝韩奕

绿玉裁成偃月形,偏宜煮雪向岩扃。
虚心未许如灰死,古色人看似汗青。
偶免樵柯供土锉,尚疑清籁和陶瓶。
达人曾拟同天地,上有秋虫为篆铭。

竹炉

宋朝释德洪

博山沉水觉尘埃,旋斫凌云绿玉材。

自拭锦绷含泪粉,要焚银叶返魂梅。

意消未掩黄庭卷,火冷空馀白雪灰。

应把熏衣闭深阁,流苏想见画屏开。

竹炉山房

清朝乾隆

谡谡山房松下风,拾松煮茗竹炉红。

水符底藉循环调,火候还应文武通。

欲拟灶边陶陆羽,未须诗里学卢仝。

品泉僧舍为清供,前岁春光想像中。

竹炉次韵

宋朝吴则礼

薰炉好妙非吾欲,古铜惟怜鼎三足。
手中一瓣非碌碌,传语此君惊世俗。
快烧笃耨置一床,枕上齁齁气味长。
似是马曹真未会,不唤此君闻妙香。

竹炉和韵

明朝陆勉

竹炉元供定中禅,久落红尘复此年。

雪乳漫烹香细细,湘纹重拂翠娟娟。

远公衣钵还为侣,老守文章最有缘。

犹爱风流王内翰,旧题佳句至今传。

竹炉山房烹茶作

清朝乾隆

饮食寻常总玉泉,却因泉近事烹煎。

宁非著相斯多矣,难解循名曰偶然。

火候武文信谁辨,茶差供奉笑他便。

睪思陆羽卢仝辈,免俗真应让尔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