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许孚远的诗 >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明朝]:许孚远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许孚远简介

明朝·许孚远的简介

【生卒】:1535—1604【介绍】: 明浙江德清人,字孟中,号敬庵。从唐枢学。嘉靖四十一年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万历二十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所部多僧田,孚远入其六成于官。...〔许孚远的诗(6篇) 许孚远的名句

猜你喜欢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明朝许孚远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游崆峒山

宋朝赵秉文

圆方相涵浩无穷,巨细长短相穷中。至人遗穷立于独,直与天地相始终。

不离汾水见姑射,心知何处非崆峒。惜哉小智闻道晚,强以耳目寻遗踪。

去城三十里而远,其下闻道轩辕宫。缘云一径羊角上,忽得平壤罗诸峰。

悄然坐我白茅室,目所未击神已通。青山为身涧水舌,宾主相对森谈锋。

是中无问亦无答,一堕观听真盲聋。何人得意乃忘象,岂必日月推屯蒙。

参云亭西山更好,下视落日低金容。归来秀色艳眉颊,梦驾万里西飞鸿。

游崆峒山(1)·其一

明朝岳正

两壁微开一径遥,愁怀到此已全消。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几处悬崖入复定,千寻飞瀑堕还跳。圣恩若许宽羁绁,愿卜幽居作老樵。

光绪乙亥铎儿始生时寓盘门开窗正对瑞光寺塔诗以勖之

清朝周桂清

浮图涌现如文笔,界破青天任尔书。屋外高林通古寺,座中修竹认吾庐。

清池日涤端溪砚,陋巷时来长者车。姑藕之无正蒙养,鲤庭方盛祖庭馀。

连珠池诸生欲搆亭其上诗以促之

明朝林光

池边何处着吟窝,春意催青已满莎。

接木栽花成活汁,五风十雨自中和。

子由刚被东轩笑,欧九其如画舫何。

好事几人真喝采,酒杯应不误烟波。

如兰、如金二侄入泮,书以勖之

清朝郑用锡

两两阿咸素志伸,摩挲喜作石麒麟。藻芹一水游今日,棠棣双开趁早春。

如此成名真拾艾,须知吾道在传薪。家风幸守青毡旧,努力清芬望后人。

忆在京洛遇鸣皋游契甚洽一别五载鸣皋既赴召玉京余亦轗轲家难偶祝生如华携所业印正门下诗以勖之

明朝胡应麟

昔余寓京华,红颜发垂腰。翩然遇祝生,里闬同游遨。

矫如长空鹤,清唳闻九皋。呻吟落珠贝,咳唾飞璚瑶。

奇情两突兀,衣被长飘飘。青箱破万卷,白眼持双螯。

调笑谪仙人,骑鲸堕烟霄。悲伤杜陵叟,二顷荒衡茅。

马迁下蚕室,相如困中消。东方枉设难,子云徒解嘲。

造物真小儿,役我随尘嚣。黄土抟下愚,茫茫若蟭蛲。

南阳贵宾客,什九横金貂。盗蹠葬东陵,高坟郁嶕峣。

伯夷饿西山,腐骨湮蓬蒿。陶朱窃西子,黄金压波涛。

屈原有何罪,委身饲鱼蛟。为善福安厝,为恶刑安逃。

长当毕吾愿,痛饮歌离骚。狂思捧北斗,醉欲呼天瓢。

玉女令鼓瑟,仙童使餔糟。穷年谇司命,真宰为嗷嗷。

以兹诉上帝,帝怒驰神飙。雷公击天鼓,屏翳嘘风潮。

青天拆龙剑,易水寒萧萧。吞声出京洛,洒泣沾河桥。

一与此生别,三年隔东郊。煌煌白玉楼,倏已升岧峣。

山阳怆邻笛,玉洞闻鸾箫。归来瀫川上,一室藏鹪鹩。

俗子遍阛阓,可人费招邀。尘埃闭穷巷,草色盈疏寮。

科头诵四部,赤脚翻缃缥。蟭螟鉴止足,偃鼠明逍遥。

皇天未悔祸,家门日煎熬。慈亲悴霜露,稚子埋山椒。

晨牝噪高堂,孽狐瞰林巢。戚戚类冯衍,皇皇逾孝标。

人生亦何乐,七尺徒烦劳。逝将弃家室,六合穷荒要。

翩然挟大鹏,九万腾扶摇。嗟咨念良友,宿草迷荒坳。

阳春慨永绝,白雪空长谣。欢言遘之子,兴文自垂髫。

飞扬慕古昔,跌宕扳贤豪。沾沾问奇字,片语为神交。

斯文久沦谢,玄阁长寥寥。尔志亮金石,遗风未全凋。

抽毫述往事,赠汝为虔刀。勖哉丈夫子,努力追前茅。

潘孟与见和草堂六首因赋十九韵以勖之

明朝李之世

从来唱和手,离合两俱难。

刻画看形表,吹镂任笔端。

呼空传响籁,逆势取波澜。

孤管和音奏,繁弦妙指弹。

水穷云绪起,山仄马蹄安。

似以灯传影,还同弹迸丸。

调谐丝比竹,采晕碧和丹。

听只闻邪许,臭微辨茝兰。

谛观神秀俗,休问体肥单。

唾出人争拾,衔馀鸟弃残。

灵须呵瓦石,险必呕肠肝。

海底淘星月,空中舞索竿。

穷搜诸宝现,高蹑万人寒。

以此归词匠,方堪步雅坛。

山川元不朽,金石也难刊。

世自趋狂药,谁为破梦团。

古来高格少,人尽矮场观。

之子才而敏,伊余乐且般。

鸳鸯原活谱,针法在人看。

登崆峒山

明朝区大相

闻道无为代,崎岖访道行。

凤笙喧涧溜,云罕绕山坰。

壁削千崖峻,溪回万乘轻。

孤峰类员峤,连岭若层城。

理自窈冥契,神从静默生。

去形遗耳目,忘物废将迎。

雾捲烟扉湿,云开石屋明。

林昏天欲晓,苔滑雨初晴。

愿从轩皇驭,斋心问广成。

游崆峒

明朝冯仕琦

何年鬼斧开形胜,此日词人作壮游。

吞壑岚光溟晓日,映岩树色澹清秋。

高盘睥睨红尘断,绝顶徘徊紫气浮。

纵览巨灵真法界,何须海上觅丹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