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郑善夫的诗 > 陈执之宅同诸君酌菊二首·其二

陈执之宅同诸君酌菊二首·其二

[明朝]:郑善夫

绣衣都下宅,丛菊好花枝。延客尊罍罢,良宵风露垂。

娉婷岂自媚,迟暮宛相宜。故国鳌峰上,繁英今满篱。

郑善夫简介

明朝·郑善夫的简介

郑善夫 郑善夫(1485年—1523年)字继之,号少谷,又号少谷子、少谷山人等,闽县高湖乡(今福州郊区盖山镇高湖村)人,明代官员、儒学家(阳明学)。弘治进士,正德初始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郑善夫的诗(737篇) 郑善夫的名句

猜你喜欢

陈执之宅同诸君酌菊二首·其二

明朝郑善夫

绣衣都下宅,丛菊好花枝。延客尊罍罢,良宵风露垂。

娉婷岂自媚,迟暮宛相宜。故国鳌峰上,繁英今满篱。

东漈柴门歌陈执之侍御席上与思道同赋

明朝郑善夫

瀛海之滨龙门高,万峰回合相腾逃。歘忽云气随六鳌,沙蟠石走地不毛。

八水东飞漈其下,青天白日风雷号。蛟龙窟宅掀夜涛,深不可测安可挠。

天吴海若长周遭,丰隆雨师尔所操。上天下天直顷刻,沾洒后土如流膏。

东海仙人骑赤鲤,翱翔尽决三千水。下悯浊世意未已,六龙鞭策风云里。

神功一敛容一指,太虚不动民安止。柴门萧萧水之涘,但见金波堕潭底。

世人不识柱下史,曾进当年圮桥履。余也青云一畸士,袖中三尺龙之子。

只今濩落甘泥滓,乾坤不交国士耻。有往必复自此始,惟愿为云逐君起。

暮雪集姜太史节之宅同包庸之赋

明朝谢榛

向夕变山川,寒深岁暮天。旌旗断海戍,烟火聚江船。

独鸟归何后,征人怅不前。玉堂辉自动,瑶阙灿相连。

酒讶新丰贵,冰增太液坚。媚春殊可赋,照夜迥堪怜。

留滞龙门客,逍遥鹤氅仙。共看汉太史,还为纪丰年。

白坡太守秋日招同诸君子游青原山寺用壁间韵二首·其二

明朝尹台

矫首风尘暂息颜,出城车马动秋山。短桥明月底须待,虚谷白云殊未关。

杖策每怀明隐士,投簪何意梦朝班。漫陪五马娱今宴,留咏青原曲水间。

九日曾囧卿宅同诸公集

明朝黎民表

旅客初逢塞雁来,佩萸遥下柏梁台。十年已分烟霄隔,此日那知酒盏开。

黄菊似愁霜鬓改,碧云应为艳歌回。宾筵不独那西贵,况是当时作赋才。

元夕过国开兄弟宅同诸少观灯(灯装辋川故事)

明朝李孙宸

碧汉澄澄片月孤,春宵不道秋光殊。

江滨有佩贻交甫,风俗何人祀紫姑。

谱就王家传胜事,光摇交浦出明珠。

兴来那可因人败,卜夜同君倒玉壶。

菊二首·其二

宋朝赵秉文

西风吹叶静千林,独有幽香伴苦吟。细叶宫槐舒碧皱,小花佛顶晕黄深。

谁怜细雨情何限,可忍清霜瘦不禁。寄语儿曹莫轻折,重阳留待付孤斟。

夏日同诸君赴王太史允宁西寺之招并别朱督学二首

明朝尹台

相从一笑解尘衣,暑寺松阴澹阁晖。偶尔摊经谙妙义,忽闻鸣磬发清机。

林间雨过炎氛失,苑外云开霁色归。即此投閒堪悟悦,奈言离思苦依依。

咏菊二首·其二

清朝方仁渊

霜里精神雨里姿,西风料峭挺寒枝。

不分花淡还人淡,直信开迟亦落迟。

品逸最宜松作友,节高只许竹相师。

南山近日多佳色,看罢归来月满墀。

咏菊二首·其二

元朝李昱

念子爱宾如爱菊,慇勤相赏坐无时。

已知紫白能专美,更遣红黄为出奇。

毕卓将螯须左手,陶潜把酒只东篱。

秋风满地皆萧艾,老眼看花且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