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

[明朝]:黄廷用

闻道灵均心欲醒,问君何以醉名翁。

全生天地过臣分,任达江湖与世同。

春晓山容雕毂外,夕阳鸿影酒杯中。

酡颜白发偕宾从,为炾黎氓乐岁丰。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黄廷用简介

明朝·黄廷用的简介

【生卒】:1500—1566【介绍】: 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翰林检讨,历司经局洗马兼翰林侍讲,以言官论,出为衡州府通判,累官至工部右侍郎...〔黄廷用的诗(555篇) 黄廷用的名句

猜你喜欢

醉翁

明朝黄廷用

闻道灵均心欲醒,问君何以醉名翁。

全生天地过臣分,任达江湖与世同。

春晓山容雕毂外,夕阳鸿影酒杯中。

酡颜白发偕宾从,为炾黎氓乐岁丰。

题醉翁

清朝成鹫

不问贤人与圣人,青州从事镇相亲。杖头剩有馀钱在,买得春山葬伯伦。

醉翁吟

清朝王芑孙

滁山高,滁水深,醉翁吟处,当时写之以为醉翁吟。

醉翁吟,不在琴,泠泠所写翁之心。

翁心牢落轩天地,醉翁住世无古今。

迄今化去六百有余载,桑海迷茫几兴废。

风月江山兴会同,文章气节精灵在。

登堂謦欬俨如生,图画飘飘睹冠佩,滁州移命守扬州,扬州又见来乡辈。

自古文人命不犹,相同惟是一清愁。

韩公月宿逢南斗,屈子《离骚》降孟陬。

作者凄凉说我辰,后来艳羡传生日。

黄泥阪下鹤南飞,腰笛人来紫裘逸。

何况醉翁曾此行吟地,后起同乡更同志。

转运宁殊河北劳,风流早向淮南嗣。

碧筒筵上祝翁生,主人略似翁生平。

再添蓂叶非雌甲,要屈荷花作后庚。

君年正自及翁年,鬓须渐欲成斑斑。

便袭翁名不须让,收取曼卿子美莫使流落随人间。

元祐高文久轧茁,傥从君手能追还。

醉翁所到君亦到,江南江北何处非滁山。

醉翁吟

宋朝梅尧臣

翁来,翁来,翁乘马。何以言醉,在泉林之下。日暮烟愁谷暝,蹄耸足音响原野。月从东方出照人,揽晖曾不盈把。酒将醒,未醒又挹玉斝向身泻,翁乎醉也。
山花炯兮,山木挺兮,翁酩酊兮。禽鸣右兮,兽鸣左兮,翁{左鬼右页}鹅兮。
虫蜩嚎兮,石泉嘈兮,翁酕醄兮。翁朝来以暮往,田叟野父徒倚望兮。翁不我搔,翁自陶陶。翁舍我归,我心依依。搏士慰我,写我意之微兮。

醉翁子

明朝沈受先

生旦:门径。

断人迹铺地草青。

感车驾亲临。

几多荣华起敬。

把新酒重斟。

聊表微忱答厚情。

合:更漏永。

想花坠瑶台。

月过金井。

醉翁亭

明朝文林

翼翼丘亭倚涧濆,亭前草树涧前云。西南正据琅琊胜,今古难追六一文。

客散依然禽鸟乐,山空独有水泉闻。苍头白发聊能醉,不是当时旧使君。

醉翁亭记

宋朝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题醉翁图

宋朝释文珦

所画者谁子,将非高阳儿。
满腹常贮酒,何异於鸱夷。
陶陶以自乐,礼法不可縻。
酿酒用老瓦,漉酒脱接{上四下离}。
宁复问升斗,岂尝辨醇醨。
终日但兀兀,一卮掌中持。
颇谓有妙理,非人所能知。
饱罢忘面虑,袒跣行斜晖。
大笑沈湘人,独醒亦奚为。

题醉翁亭

宋朝丁臣

山僧野老远逢迎,指点清泉笑语同。
近日帝前枢轴老,旧来亭上醉吟翁。
林峦自古名虽胜,事物因人地转雄。
从此州民增壮观,岘山非独有羊公。

效醉翁吟

宋朝王令

山岩岩兮谷幽幽,水无人兮自流。
始与谁兮乐此,昔之游者兮今非是。
清吾樽兮洁吾斝,欲御以酒兮谁宜寿者。
山蘼春兮野鹿游,亭无人兮飞鸟下。
喜公有遗兮乐相道语,从人以游兮告以其处。
高公所望兮卑公所游,公为庐兮燕笑以休。
摭山果以侑酒,登溪鱼而供羞。
仰春木以搴华,俯秋泉而漱流。
公朝来兮暮去,肩乘舆兮马两御。
来与我民兮不间以处,谁不此留兮公则去遽。
花垂实兮树生枝,我公之去兮今忽几时。
知来之不可望,悔去而莫追。
人皆可来兮公何不归,青山宛宛兮谁为公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