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屈大均的诗 > 咏古·其十三

咏古·其十三

[清朝]:屈大均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非鱼膏,泉下照歌舞。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屈大均简介

清朝·屈大均的简介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rdquo...〔屈大均的诗(683篇) 屈大均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咏古·其十三

清朝屈大均

峨峨太华山,上有四毛女。苟非逃学仙,从死成黄土。

光光非鱼膏,泉下照歌舞。泪作水银海,肠为黄金缕。

秦时女高士,丽英与为伍。翩翩金精峰,相逐有毛羽。

咏古·其十三

明朝李攀龙

阖闾为无道,厥欲如蛇豕。荐食视上国,乃政从楚起。

昭王在草泽,群臣不复纪。使者哭秦庭,七日未得理。

入郢既已甚,丘陇行见箠。感兹告急言,誓彼同袍士。

贤臣亦多术,存亡尤独美。

咏古·其十

清朝屈大均

骐骥盛壮时,一日驰千里。臣精今消亡,衰老讵可使。

自杀送荆卿,激之为丹死。燕中节侠多,无能救太子。

狗屠与渐离,不请非知己。击筑和歌时,相位徒为尔。

平生游诸侯,所结贤豪士。曷不待须臾,仓黄挟竖子。

慷慨为羽声,壮士发尽指。悲风何萧萧,吹泪成寒水。

咏古·其十七

清朝屈大均

不忍杀沛公,使之得天下。英雄有至情,难忘妾与马。

亡我实繇天,知命乃无假。慷慨泣数行,实为红颜者。

王霸如浮云,功名羞苟且。仓皇垓下歌,直可继骚雅。

斯是国殇篇,三军和者寡。悲风起帐中,杀气横原野。

河汉惨无光,痛饮过三斝。自刎报父兄,江东泪同洒。

善败能从容,功亦在区夏。

咏古·其十二

清朝屈大均

徐福入海中,将以求神异。三千童男女,五谷工师备。

西皇资以行,持为海神赐。行行得平原,膏腴可兴利。

振子尽妃匹,留王何神智。福也非神仙,救民有奇意。

诈之出汤火,三千诚不易。传今东海中,亶州是其地。

相连数大洲,波涛人罕至。自作一蓬莱,以为祖龙戏。

为仁亦滑稽,自是神仙事。

咏古·其十一

清朝屈大均

维昔二周君,皆以诛秦亡。大义帅诸侯,王朝亦有纲。

惜哉义良将,九鼎归咸阳。是时秦亦灭,嫡裔止庄襄。

政也实奸生,吕代嬴氏兴。二世不旋踵,赵高撼其吭。

前秦祖蜚廉,后秦祖文信。义德易颠覆,虎狼总推刃。

诗书亦何罪,儒生同一烬。痛绝骊山坑,多言说尧舜。

咏古·其十九

清朝屈大均

淮阴不悖汉,忠信天下知。可惜智绝人,乃为儿女欺。

当帝至楚时,淮阴能识几。相携钟离昧,逃于东海湄。

弃王如敝屣,神龙不受羁。远追范大夫,近为留侯师。

岂非明哲者,超然有道姿。

咏古·其十五

清朝屈大均

鲁儒抱积怨,发愤于陈王。艰难负礼器,卒与涉俱亡。

匹夫苟建义,瓦合亦非尝。礼乐所凭依,缙绅为之倡。

涉亦圣人徒,能知孔鲋良。先置博士官,以甲为纪纲。

用人先诸儒,文学已有光。惜哉昧行兵,破灭成苍黄。

咏古·其十八

清朝屈大均

荥阳诸女子,功与纪信似。夜出冒楚围,披甲为战士。

楚军似刈刍,血流作渠水。君王既无兵,妇女相驱使。

幸有三千人,可以代披靡。楚军虽受欺,流涕亦不止。

妾命甘如尘,得无大王耻。自古战争中,国殇宁有此。

咏古·其十四

清朝屈大均

陈涉奋布衣,遂成士崩势。偏袒一大呼,秦已无二世。

匹夫举大名,汤武若符契。扶苏虽当立,诈称亦非计。

将诛无道秦,师行宜大誓。成败在上天,西向乘锋锐。

毋示天下私,自王以微细。为秦多益敌,六国蒙嘉惠。

入关令诸侯,功德可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