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释清远的诗 >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

[宋朝]:释清远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押屑韵

释清远简介

宋朝·释清远的简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释清远的诗(312篇) 释清远的名句

猜你喜欢

观音像赞二首·其一

宋朝释清远

旷大劫来离众苦,心心永断诸分别。

闻处真闻实不闻,说时虽说常无说。

法身普现凡圣等,耳根采听音声绝。

娑婆最有大因缘,一念清凉除恼热。

观音像赞二首·其二

宋朝释清远

旷大劫来不虚妄,言言故得皆真实。

应念蒙光迅电飞,寻声救苦奔风疾。

千章万句离文字,异韵殊音垂秘密。

现相宣扬遇此时,见闻颖脱欣今日。

涟水观音像赞

宋朝释德洪

声音语言形体绝,何以称为光世音。

声音语言生灭法,何以又称寂静音。

凡有声音语言法,是耳所触非眼境。

而此菩萨名观音,是以眼观声音相。

声音若能到眼处,则耳能见诸色法。

若耳实不可以见,则眼观声是寂灭。

见闻既不能分隔,清净宝觉自圆融。

以无执故则有光,虽有千臂如两手。

以无分别故寂灭,虽有千手如一身。

既无分别亦无执,虽有千眼两目同。

故称光音寂静音,及观世音三种异。

稽首对现妙色身,遍一切处如虚空。

妙哉此像非笔画,厌足佛子欣慕心。

藕丝铢衣春雾白,覆此随好光明聚。

一切众生热恼灭,我手方舍甘露枝。

唯佛子因心清净,如水澄澈月清亮。

借于画工百巧技,如暗室眼以灯见。

了知此画非工有,谓灯能见其可哉。

我无此像乃能赞,如眼见物不自见。

自能说偈不蓄像,眼有见矣灯亦可。

愿持此大解脱门,施众生作无所畏。

世世但无碍辩才,称赞观世音功德。

中元日无遮会中题白衣观音像·其一

明朝张萱

我生不信佛,今日始回向。年衰心性慈,信根觉渐长。

合掌无遮会,写此白衣像。为语善女人,朝夕勤供养。

烦恼即破除,欢喜自无量。

观世音像赞

元朝方回

观见世间,苦痛之心。
而往救之,脱彼呻吟。
咄,千□□□,□□只眼。曰何以故,以心观心。

云门匡真禅师画像赞二首

宋朝释德洪

见流滔天,公峙如山。

壁立万仞,捍其狂澜。

可望而却,不可览攀。

犀颅虎眸,美髯绕颊。

云辞电机,霹雳为舌。

邪宗堕倾,魔胆破裂。

须臾清明,光风霁月。

丛林驴骡,蹴踏龙象。

不可系羁,逸气迈往。

我不得济,大地是浪。

忽然现前,清机历掌。

阿罗汉有,三毒捺落。

迦没把柄,咄哉黄面。

浙子一生,吃著不尽。

观音赞二首·以耳返观

宋朝释祖钦

以耳返观,夜涛传别谷之声。
以眼返听,甘露散垂杨之碧。
所返既忘,观听亦寂。
夫是之谓救苦慈悲愿力。

观音赞二首·鳌翔海运

宋朝释祖钦

鳌翔海运,地迥天空。
一瓶净水,五浊恶风。
安得众生界具证圆通。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一·盘古

明朝孙承恩

厥初洪荒,浑沌一气。爰有圣神,莫究其自。手斡日月,划开乾坤。

万汇攸始,拓我化原。

江南李後主梦观世音像赞

宋朝黄庭坚

补陀岩中大慈圣,沧浪石上观生死。
南州麽圣师子王,感梦白衣施无畏。
梦回洒笔具光相,照镜还与我面同。
当时若会照镜句,放下江南作闲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