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潘岳的诗 >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魏晋]:潘岳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齐都无遗声,桐乡有馀谣。福谦在纯约,害盈由矜骄。

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潘岳简介

魏晋·潘岳的简介

潘岳 潘安(247年―300年),即潘岳,字安仁。河南中牟人。西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潘岳的诗(22篇) 潘岳的名句

猜你喜欢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一

魏晋潘岳

微身轻蝉翼,弱冠忝嘉招。在疚妨贤路,再升上宰朝。

猥荷公叔举,连陪厕王寮。长啸归江山,拥耒耨时苗。

幽谷茂纤葛,峻严敷荣条。落英陨林趾,飞茎秀陵乔。

卑高亦何常,升降在一朝。徒恨良时泰,小人道遂消。

譬如野田蓬,斡流随风飘。昔倦都邑游,今掌河朔徭。

登城眷南顾,凯风扬微绡。洪流何浩荡,修芒郁岧峣。

谁谓晋京远,室迩身实辽。谁谓邑宰轻,令名患不劭。

人生天地间,百年孰能要。颎如槁石火,瞥若截道飙。

齐都无遗声,桐乡有馀谣。福谦在纯约,害盈由矜骄。

虽无君人德,视民庶不恌。

河阳县作诗二首·其二

魏晋潘岳

日夕阴云起,登城望洪河。川气冒山岭,惊湍激岩阿。

归雁映兰畤,游鱼动圆波。鸣蝉厉寒音,时菊耀秋华。

引领望京室,南路在伐柯。大厦缅无觌,崇芒郁嵯峨。

总总都邑人,扰扰俗化讹。依水类浮萍,寄松似悬萝。

朱博纠舒慢,楚风被琅邪。曲蓬何以直,托身依业麻。

黔黎竟何常,政成在民和。位同单父邑,愧无子贱歌。

岂敢陋微官,但恐忝所荷。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一

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在怀县作诗二首·其二

魏晋潘岳

春秋代迁逝,四运纷可喜。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我来冰未泮,时暑忽隆炽。感此还期淹,叹彼年往驶。

登城望郊甸,游目历朝寺。小国寡民务,终日寂无事。

白水过庭激,绿槐夹门植。信美非吾土,祗搅怀归志。

眷然顾巩洛,山川邈离异。愿言旋旧乡,畏此简书忌。

祗奉社稷守,恪居处职司。

水调歌头·桃李河阳县

宋朝姚勉

桃李河阳县,春又到花枝。先庚三日,鳌山晴雪放灯时。金宿争华玉婺,来入仙闺清梦,光动绣湖西。人物东都令,句法晚唐诗。两年春,三种异,十般奇。朝天近也,紫泥催起舄凫飞。总羡童颜绿发,荣绾金鱼玉带,日侍赭黄衣。来岁传柑宴,人在赏花池。

上虞乡亭观涛津渚学潘安仁河阳县诗

南北朝刘孝绰

昔余筮宾始,衣冠仕洛阳。无赀徒有任,一命忝为郎。

再践神仙侧,三入崇贤旁。东朝礼髦俊,虚薄厕才良。

游谈侍名理,搦管创文章。引籍陪下膳,横经参上痒。

谁谓服事浅,契阔变炎凉。一朝谬为吏,结绶去承光。

烹鲜徒可习,治民终未长。化鸡仰季智,驯雉推仲康。

此城邻夏穴,橚矗茂筠篁。孝碑黄绢语,神涛白鹭翔。

遨游佳可望,释事上川梁。秋江冻雨绝,反景照移塘。

纤罗殊未动,骇水忽如汤。乍出连山合,时如高盖张。

漂沙黄沫聚,礐石素波扬。榜人不敢唱,舟子讵能航。

离家复临水,眷然思故乡。中来不可绝,奕奕苦人肠。

溯洄若无阻,谢病反清漳。

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释皓清亦至读观察近诗数十首雨中共至皇姑寺作诗二首·其一

清朝姚鼐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

东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数转造精庐,遂尔逢巾舄。

漠漠寒云光,幽幽丈室白。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

清言接今玆,高文自曩㫺。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

结习诚未忘,固已遗喧寂。诛茅钟阜巅,邀君共晨夕。

次陈敬德卜居河阳韵二首·其一

宋朝张著

渐老逢春可奈何,清狂不奈旧时多。银瓶送酒青丝络,翠袖穿花白苎歌。

故旧祇今成远别,从游何日重相过。河阳桃李余三月,应想茅堂傍涧阿。

赴长洲县作·其一

宋朝王禹偁

移任长洲县,扁舟兴有余。
篷高时见月,棹稳不妨书。
雨碧芦枝亚,霜红蓼穗疏。
此行纡墨绶,不是为鲈鱼。

谶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释宝志

掘尾狗子自发狂。当死未死齧人伤。须臾之间自灭亡。起自汝阴死三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