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弘诲的诗 >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

[明朝]:王弘诲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

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

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

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

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

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

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押词韵第四部

王弘诲简介

明朝·王弘诲的简介

【生卒】:1542—?【介绍】: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王弘诲的诗(510篇) 王弘诲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净寺遍参五百应真像

明朝王弘诲

龙岩开净域,鹫岭凝香雾。

层级凌虚空,危磴郁盘互。

象设诸天迥,铎响万灵附。

奇怪意每殊,变幻理非塑。

向背绕慈航,深浅超梵度。

龙蛇争翕熠,神鬼秘藏护。

忍草出芝田,昙花开玉树。

五百与真如,三千了禅悟。

旷览结朋俦,恣意同骋步。

回轩局微躬,巡檐眩反顾。

暂因惬所适,早已捐俗虑。

不作解缨想,宁知舍筏喻。

愿言学无生,永證菩提路。

应真二首·五百逋逃士

宋朝刘克庄

五百逋逃士,刘郎不放心。
教醒阿罗汉,飞空无处寻。

十二月十六日发双林登塔头晓至宝峰寺见重重绘出庵主读善财遍参五十三颂作此兼简堂头

宋朝释德洪

十年怀石门,今日石门去。

双林动曦光,跋河开宿雾。

力微藉古藤,泥软脱芒屦。

风泉白云壑,夜雨青松路。

我生百事废,齿发行衰暮。

但馀爱山心,不逐年华故。

此山甲天下,自昔家吾祖。

峰如青莲花,千叶晓方吐。

烟云浮香色,清凉洗肝腑。

异哉万木间,白塔岿然古。

此老无恙时,超放殊媚妩。

万象供谈笑,大千为戏具。

我曾从之游,绝尘追逸步。

谁云今已亡,塔开全体露。

永怀凭妙观,此意竟凄楚。

那知深林间,聊与故人遇。

电眸霹雳舌,咳唾成妙语。

笔端撼江海,千偈浩奔注。

人间有此客,自可忘百虑。

堂头百衲师,嶷嶷法王辅。

君看说禅口,未肯让前古。

夜阑对昏灯,豪迈激顽鲁。

相逢俱偶然,此生真逆旅。

何当各努力,业已共骑虎。

诗成对轩渠,一笑小天宇。

送乐天和尚参五台和尚谓我忘言久矣兹欲参五台而路警严甚借子一诗以御关吏呼可乎笑而许之

明朝王世贞

弇山居士诗名久,一字堪师作传繻。其奈西方渺然路,自家犹少护身符。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五百年前作此亭

宋朝戴复古

五百年前作此亭,亭前古木绿阴清。
而今古木无存者,赖有新亭击旧名。

题亡室真像

宋朝戴复古

求名求利两茫茫,千里归来赋悼亡。
梦井诗成增怅恨,鼓盆歌罢转凄凉。
情钟我辈那容忍,乳臭诸儿最可伤。
拂拭丹青呼不醒,世间谁有返魂香。

瞻礼开师真像

宋朝蔡襄

轻澜还故浔,坠轸无遗音。
好在池边竹,犹存虚直心。
往复二十年,每见唯清吟。
觉性既自如,世味随浮沈。
琅琅白云姿,怅望空山岑。
岂不悟至理,悲来难可任。

最明寺殿真像赞

宋朝释普宁

掌持国土,天下安堵。
信向佛法,运心坚固。
德重丘山,名播寰宇。
清白传家,望隆今古。
参透吾宗,眼眉卓竖。
末后一机,超佛越祖。
汝辜负吾,吾辜负汝。

云净寺

清朝乾隆

精蓝东竺东,峭茜倚青葱。

妙契得初到,徐观迥不同。

开窗延爽籁,俯槛眄秋空。

寻胜胜无尽,生涯那有穷。

云净寺

清朝乾隆

招提据东岭,龙象演西天。

为要增山景,非关种福田。

峣峰含宿润,澄宇敛秋烟。

却是初题句,乾隆己巳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