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廌的诗 > 邃经堂

邃经堂

[宋朝]:李廌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
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
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
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
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
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
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
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
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
春洲生兰苕,寒溪脱红蕖。
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
上方宵旰暇,夜殿诵子虚。

李廌简介

宋朝·李廌的简介

李廌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德隅斋,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今陕西华县)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李廌的诗(452篇) 李廌的名句

猜你喜欢

邃经堂

宋朝李廌

男子宜读书,读书须五车。
纸腐唇自裂,岂为刳心鱼。
吾子少年时,青云得意初。
英华发清端,赋笔凌相如。
自试文石陛,竚召承明庐。
孝隐二十年,复与志利疏。
轩裳不挂眼,钟鼓悦爰居。
归来邃经堂,志惟与道俱。
架上数万卷,偃仰时卷舒。
使彼夙昔人,微言幸发摅。
春洲生兰苕,寒溪脱红蕖。
逍遥适所愿,未可咏归欤。
上方宵旰暇,夜殿诵子虚。

含经堂

清朝乾隆

开韶迟漏箭,嫩日恋窗纱。

墨雨沾书草,砚田茁笔花。

古今垂炯鉴,枕葄寄生涯。

晰理难穷奥,遣词宁贵葩。

含经堂

清朝乾隆

义府乐堪循,与稽对古人。

多闻惟择善,切已在勤民。

鼎篆兰烟直,窗含旭影新。

盆梅舒几萼,又是一年春。

含经堂

清朝乾隆

往岁率摛句,每于灯节过。

两年却阙咏,一晌复成哦。

有喜因收麦,多愁为治河。

愁常倍乎喜,惭愧竟如何。

含经堂

清朝乾隆

例以节过咏,寖寻又此时。

光阴诚迅矣,风月岂殊其。

金柳虽迟候,玉梅原绽枝。

授终丙即至,或可倦勤斯。

一经堂

宋朝郑裕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护,能宫能商。
正蒙析滞,起废鍼肓。
以一知万,名实乳彰。
人知同好,絺句绘章。
玄酒太羹,子独先尝。
经术之间,骥骋康庄。
典谟之文,凤鸣朝阳。
学报天子,业缵星郎。
以经名家,非子谁当。

石经堂

宋朝李石

我来一登石经堂,从以诸生行两庑。
诸生读经半白头,问以始终箝不语。
我闻此经昔中都郎中所隶乃其祖。迩来离乱已亡失,楷本仅能传蜀土。蜀王闰位供扫除,独此仍为盛时取。为将严鐍守重扃,护以缭垣崇邃宇。列之学官岂无意,不但阙文存夏五。大开明镜别妍媸,时扣洪钟谐律吕。后生不复事丹铅,抵死唯知守藤楮。字音随口妄蜺霓,点画分毫谬鱼鲁。日月当天空委照,盲俗相欺纷莫睹。石经虽古奈尔何,人竞传今不传古。行行矧肯捩眼觑,藓剥苔封费撑拄。坚鑱仅免饱蟫鱼,隘道争来宅狐鼠。此间邹人傥借问,为问石经谁是主。忆昨敲门肆诃斥,几度循墙夸伛偻。登登阁阁隐金槌,耳聒散空垂雹雨。蜡薰煤染连作卷,玉轴锦装如束杵。岂无一物媚权豪,几纸才堪博圭组。尔之所得固么麽,我则何由宽击拊。一槌只作一字讹,讹至万千那复数。石经之害此其大,给有鬼神谁可御。忆昔尝为博士官,首善堂中容接武。心知不是世间书,云汉森然城百堵。恢恢帝所有余地,忍使石经留外府。便当连舸下瞿塘,飞上三山如插羽。缣缃舛谬钟鼎暗,天罅岂容无一补。巍巍玉帝殿中央,河洛东西翼龙虎。虽然斯文属兴废,帝既有心天亦许。作诗未用拟韩公,考篆庶几追石鼓。

题含经堂

清朝乾隆

昔日此含经,节过犹始青。

迹陈惟俯仰,理寓在流停。

砌草向阳茁,盆梅映雪馨。

六年前返忆,戚戚意无宁。

题含经堂

清朝乾隆

山堂贮芸帙,经旨可因穷。

权置知仁乐,精研理境融。

乔松布嘉荫,新竹递凉风。

小坐旋言去,曾无枕葄工。

题含经堂

清朝乾隆

例以新正到,而当节过初。

稍閒事游辇,趁暇可观书。

即此应知愧,何曾得趣徐。

无穷最经义,研义目瞠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