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正民的诗 > 和孙邦求·其三

和孙邦求·其三

[宋朝]:李正民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

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

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

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李正民简介

宋朝·李正民的简介

李正民,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出为两浙、江西、湖南抚谕使,具奏官吏能否,民事冤抑,听陈诉,为申理。以奉使称职,除给事中、吏部侍郎。历江西路...〔李正民的诗(291篇) 李正民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孙邦求·其三

宋朝李正民

投老侵寻两鬓斑,十年情绪几悲欢。

深倾玉醑何辞醉,养就金丹不畏寒。

鹤驭且芸昆阆草,鸾台曾著鵔鸃冠。

少时豪气消磨尽,赖有诗情偶未阑。

和孙邦求·其二

宋朝李正民

回首宣城一梦间,黄公垆畔记前欢。

故交十载穷空谷,得路三人到广寒。

韩愈应须拜东野,钟仪未必困南冠。

平津晚佩黄金印,稳步青云兴始阑。

和孙邦求·其四

宋朝李正民

结友何殊杵臼间,旧游重话发清欢。

西江候月愁宵永,南郭寻梅耐岁寒。

老笔尚凌游猎赋,刚肠宜戴触邪冠。

鹗书屡上初无补,宣室咨询待夜阑。

和孙邦求·其一

宋朝李正民

笔砚情亲二十年,相逢直欲尽君欢。

短檠况味同春梦,老鹤精神耐岁寒。

闭户每欣闻杖履,衔杯屡笑倒巾冠。

墙头梅萼休嗟晚,为恐骚人思渐阑。

和孙邦求·其五

宋朝李正民

流落天涯强自宽,清樽相对漫追欢。

难求美玉能回暖,岂有良金解辟寒。

放旷尚惭垂贝带,招徕安敢望皮冠。

野梅官柳聊行乐,坐见峥嵘岁已阑。

寄孙邦求

宋朝李正民

少年英气已峥嵘,泮水曾传御史名。

白简自宜绳列位,皂囊终不负家声。

且随郡守寻春去,未向班心布武行。

知有弹冠贡公喜,休嗟华发镜中生。

次韵孙邦求少监游刘园一首

宋朝苏籀

权使将军势不行,连云鸳甃鸟乌晴。
池台溢郭鏁扃固,林樾半空甍栱頳。
席帽扬鞭来看鹤,绮疏褰幌政闻莺。
贺兰青海勋名事,雅意未谐幽与并。

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三桑原

宋朝梅尧臣

原上种良桑,桑下种茂麦。
雉雊麦秀时,蚕眠叶休摘。
空条漏日多,余椹更谁惜。
会待黄落来,酒垆烧斗石。

和孙端叟寺丞农具十五首其三搂种

宋朝梅尧臣

农人力已勤,要在布嘉种。
手持高斗柄,觜泻三犁垅。
月下叱黄犊,原边过废冢。
安知侠少年,玉食金羁拥。

四景诗和孙佥判颖叔韵·其三·平湖秋月

宋朝赵时远

楼台两岸枕长流,落日行人竞舣舟。清夜湖光平似镜,冰轮冷浸玉壶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