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晏几道的诗 >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朝]: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译文与注释


译文

[1]凤城:旧传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降于京城,称丹凤城。后遂称京都为凤城。
[2]笑靥(yè):脸上笑出的圆窝。
[3]纤纤玉:指双手细白如玉。
[4]霞觞:指美酒。滟滟金:指金黄色的酒浆。

作品赏析

  北宋徽宗崇宁。大观间,即公元十二世纪之初的某一年的重阳节前,当时的权相蔡京派人请小晏填写新词,作为应节歌唱之用,小晏于是欣然为作此篇。

  作为重九的应节之作,小晏这首词是很特别的,他把悲秋、登高、怀人等等传统的题材和写法统统抛却,一反常情,说柳叶落实愁眉淡了,黄花开是笑靥深了,而且大肆渲染歌舞酒宴的豪华享乐气氛,简直把重阳写成了一个欢乐的节日。这一特点很值得玩味的。王灼说小晏作此词“无一语及蔡者”,意思是说作者没有借机攀附权贵,是对作者的赞赏。然而,王灼似乎看得浅了。仔细品味起来,小晏非但没有阿谀蔡京,这种一反常规的写法,未尝不是对蔡京的讽刺:“九日悲秋不到心”,别人都悲秋,那是因为很多不如意,你蔡京位极人臣,百事顺遂,悲秋怎会到你的心上:“绮罗丛里胜登临”,别人都去登高以避灾祈福,你蔡京大富大贵,哪里用的着这一套,偎红倚翠,饮酒享乐就是了!从这个角度来读这首词,不是很有意味吗?

晏几道简介

宋朝·晏几道的简介

晏几道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北宋著名词人。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晏几道的诗(280篇) 晏几道的名句

猜你喜欢

鹧鸪天·九日悲秋不到心

宋朝晏几道

九日悲秋不到心。凤城歌管有新音。凤凋碧柳愁眉淡,露染黄花笑靥深。
初见雁,已闻砧。绮罗丛里胜登临。须教月户纤纤玉,细捧霞觞滟滟金。

惜分飞·平日悲秋今已老

宋朝袁去华

平日悲秋今已老。细看秋光自好。风紧寒生早。漫将短发还吹帽。寂寞东篱人不到。只有渊明醉倒。一笑留残照。世间万事蝇头小。

鹧鸪天·九日

宋朝刘辰翁

白白江南一信霜。过都字不到衡阳。老嘉破帽并吹却,未省西风似此狂。攀北斗,酌天浆。月香满似菊花黄。神仙暗度龙山劫,鸡犬人间百战场。

鹧鸪天·閒窗遣兴,调寄鹧鸪天

宋朝王照

远近鸣蜩迭送声。浮空云影弄阴晴。小斋镇日明窗启,不待迎秋气自清。

同鹤梦,共鸥盟。坐观垂钓水盈盈。荷香趁暝来寻我,藤榻初眠未掩荆。

鹧鸪天·九日晋溪

元朝魏初

何处龙山事不偏。晋王祠下水浮天。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歌浩荡,酒如川。暂陪珠履对风烟。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鹧鸪天·乙酉九日

明朝杨慎

早岁辞家赋远游。东西南北任萍浮。熟知津路无劳问,惯听阳关不解愁。

临远水,望归舟。流波落木又惊秋。多情黄菊休添泪,且向尊前泛玉瓯。

鹧鸪天·重九日集句

宋朝黄庭坚

寒雁初来秋影寒。霜林风过叶声乾。龙山落帽千年事,我对西风犹整冠。
兰委佩,菊堪餐。人情时事半悲欢。但将酩酊酬佳节,更把茱萸仔细看。

鹧鸪天·九日东篱已泛觞

宋朝廖行之

九日东篱已泛觞。陇头犹待返魂香。那知此日花神约,得得同登君子堂。迎腊雪,傲晴霜。西湖风韵接柴桑。寿潭更酌长生水,岁岁和羹入帝乡。

鹧鸪天·九日丰宜门外过裴村别业

清朝朱祖谋

野水斜桥又一时。愁心空诉故鸥知。凄迷南郭垂鞭过,清苦西峰侧帽窥。

鹧鸪天·是岁九日陪御史中丞来游,即席赋鹧

元朝姜彧

一代衣冠共胜游。晋阳祠宇若为酬。溪山影里联金勒,箫鼓声中倒玉舟。苍壁秀,锦屏幽。留连一醉也风流。生平适脱一字能如此,不信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