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竹子在微风中将清雅的影子笼罩在幽静的窗户上,成双成对的鸟儿正在夕阳下尽情地喧噪鸣叫。在这海棠花凋谢、柳絮飞尽的初夏,只觉炎热的天气世人感到乏困,白昼也开始变得漫长。

注释

①罩幽窗:竹影笼罩而使窗前幽暗。
②两两:成双作对的。
③时禽:泛指应时的雀鸟。
④噪:聒噪、吵扰。
⑤谢却:凋谢、谢掉。
⑥絮:柳絮。
⑦困人天气:指初夏使人慵懒的气候。
⑧日初长:白昼开始变长了。

写作背景

《清昼》是南宋诗人朱淑真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描述深闺闲处、清寂无聊情绪的抒情诗,前两句写夕阳晚照时刻庭院的幽深寂静,后两句写海棠花谢,柳絮飞尽,而困人天气,正是昼日初长之时。这首诗以婉丽明畅的语言,绘暮春园庭清幽景色,抒孤寂无聊之闺情,笔意轻灵,毫不着力,浑然天成。

作品赏析

这首是描绘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时也借景抒发了诗人郁郁寡欢的心情。前两句有静有动,表态中的“清影”和“幽窗”动态中的“竹摇”和“鸟噪”,真是绘声绘色。后两句将前句中的烦躁情绪进一步深化,初夏时分海棠花写了,柳絮也飞尽了,白天越来越长了,实在给人一种“困人”的感觉。全诗寄情绪于景物,淡淡几笔,却极具感染力。

这是一首描述深闺闲处、清寂无聊情绪的抒情诗。诗的前三句在渲染环境的清寂、烦人和落寞,为最后一句抒发其无聊情绪作铺垫。
“竹摇清影罩幽窗”这一句首先点明了即景咏诗的地点——闺“窗”是诗人赖以观景而抒情的出发处。不难想见诗人呆在闺房,自窗而外观的情状,幽窗上又罩着摇动着的竹子的清影,这就使得深闺产生了一种十分幽寂的气氛。这样写,造成了一个静而又清、清静得甚至于孤寂的境界,使人一下入定,然后随着诗人自窗而出的视线及由之而生的思绪领略闺房周围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思。
第二句“两两时禽噪夕阳”是诗人所见所闻窗外远处和上方的景象,有喧噪的时禽和夕阳。时禽鸣叫,一般多引发人的新奇感觉,可是诗人却说它们的鸣叫是“噪”,表明了诗人烦乱的心情。环境本来就太显孤寂了,不能给人带来安慰的时禽的鸣叫,只能使这孤寂的环境更显孤寂,自然更烦它,自然是噪声了。“夕阳”二字,点明了诗人即景作诗的时间是黄昏。
“谢却海棠飞尽絮妙”这是诗人观看远处和上方的景物后,视线下移之后所见到的景象。海棠花落,排絮飞尽,这种景象使她心情难免随之落寞,于是把这种落寞心情寓在了所描写的事物中。这种残败的景象同时也点明时令已是春末夏初。
诗的最后一句是对以上三句所谊染的清寂、烦人和落寞的环境气氛的总结虽一然字面上是在讲述人对时令变化的感觉,但主要则在抒发慵懒无聊的情绪,使全诗成为一个贯穿、严密的整体,诗意因而明朗化。
写法上此诗有一个隐而不现的特点,诗人写景,是以“窗”为观景的出发处,无论是竹影、时禽、夕阳、海棠、飞絮,还是“噪”声即景如此,可谓独特。其次,就是将捕捉到的景物与心境联系起来,融在一起,用富于情感色彩的词语来表现,如幽窗的幽、噪夕阳等来的噪、困人、日初长等。这体现了这位女性诗人特有的观察、描述的细腻、准确、传神。

朱淑真简介

宋朝·朱淑真的简介

朱淑真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朱淑真的诗(177篇) 朱淑真的名句

猜你喜欢

初夏·江乡初夏暑犹轻

宋朝陆游

江乡初夏暑犹轻,霁日园林有晚莺。聊置尊罍师北海,尽除屏障学东平。绿槐露湿单衣爽,红药风翻病眼明。每感流年成绝叹,白头自笑未忘情。

初夏幽居杂赋·雨霁逢初夏

宋朝陆游

雨霁逢初夏,胡床荫绿槐。半酣方嵬峨,假寐忽咍台。小穗闲簪麦,微酸细嚼梅。衰翁不禁老,更著物华催。

南乡子·其一·初夏忆草堂,次曹顾庵初夏韵

清朝王士禄

游屐息春忙。

着雨幽墀似曲塘。

砌外三桐层碧引,过墙。

接叶愔愔覆草堂。

摇日夕窗凉。

破梦棋声静曲房。

入夜流萤依竹见,还藏。

簟展方流玉水长。

初夏

宋朝郑刚中

春物阑珊逐晓风,芰荷欹角草茸茸。野梅结子疏枝重,老竹生孙翠影浓。煮酒情怀还是客,异乡歌笑且相从。醺然就枕皆佳处,醉梦何妨度晓钟。

初夏

清朝乾隆

平林新绿荫轩庭,拂拂薰风透绮棂。

春色已随愁寂寞,诗情应共絮飘零。

政惭夏谚为侯度,心切周诗惠我宁。

欲逐雀飞飞石燕,秧针抽陇正含青。

初夏

宋朝宋伯仁

杜宇枝头雨未乾,晓来犹学夜来寒。花如旧日全然少,梅亦何心只尔酸。世事浅深连酌酒,春光行止一凭阑。疏莺默默浑无语,只把游人冷眼看。

初夏

清朝牛焘

相约携柑去,闲闲十亩桑。

秧分春酿熟,麦刈野炊香。

鸟语听犹滑,蝉吟曳渐长。

郊原方待插,一雨涨芳塘。

初夏

清朝方仁渊

绿阴如画暖风徐,豆子尝新四月初。

最是东君归去后,满街樱笋卖鲥鱼。

初夏

清朝陈长生

虚堂瑟瑟度南薰,炷尽沈烟散午芬。沸鼎茶声疑作雨,隔帘花气欲生云。

呕心句少吟逾苦,信手棋多败亦欣。小倦不须寻素簟,碧阑干外坐斜曛。

初夏

元朝方回

忽复荒山唤子规,来归已是腊残时。
人穷怕老吾何愧,夏浅胜春古有诗。
草靸紵衫并竹扇,石榴罂粟又戎葵。
猫生三子将逾月,卧看跳嬉亦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