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释广闻的诗 >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时在上柏玉几庵)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时在上柏玉几庵)

[宋朝]:释广闻

百千诸佛竖降旗,大法犹悬一缕丝。

问讯率陀老慈氏,只是恰是下生时。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七言绝句 押支韵

2. 时在上柏玉几庵

释广闻简介

宋朝·释广闻的简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初谒印铁牛。追随少室睦、无际派甚久。后谒浙翁琰于天童、双径,师之...〔释广闻的诗(238篇) 释广闻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布袋像与妙峰和尚(时在上柏玉几庵)

宋朝释广闻

百千诸佛竖降旗,大法犹悬一缕丝。

问讯率陀老慈氏,只是恰是下生时。

寄上竺日章和尚(时在京师)

元朝释妙声

年踰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间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花飞落研池中。

寄上竺日章和尚(时在京师)

明朝九皋声公

年逾七十叹衰翁,足不良行耳又聋。
无复白闲听夜雨,每因黄落识秋风。
有时百步三回坐,何日孤灯一笑同。
想见朝回多论述,天华飞落研池中。

辞雪峰和尚(题拟)

唐代道允

暂辞雪岭伴云行,谷口无关路坦平。

禅师莫愁怀别恨,犹如秋月月常明。

妙峰和尚赞

宋朝释广闻

见之目明,气和如春,犹据妙峰顶时平等示人。

望之心折,面冷如铁,犹坐莲峰堂时大默而说。

奔走龙象,鞭斥风霆。

不约而绳,不令而行。

宜其谈笑兴起东庵正脉,廓清末流之辙。

至于灵机绝唱,不堕常调,莫妙乎庚峰定穴者也。

奉寄天然和尚(时住栖贤)

明朝王邦畿

一自违师后,于今两载馀。

暮云频有梦,春雁久无书。

傍寺参方丈,逢人问起居。

得知佳胜处,栖息爱吾庐。

布袋像赞

宋朝释广闻

牙关咬定,行又行不上。

布袋紧靠,放又放不下。

知他里许,有甚兜率内院底。

十字街头,辽天索价。

布袋和尚赞三首·靠布袋作梦

宋朝释智朋

靠布袋作梦,有甚惺惺处。
若遇当行家,唤醒吃茶去。

次韵高德初述怀(时寓化成庵)·其一

明朝朱同

梦破梅花夜不眠,满床明月正中天。

一时用舍真儿戏,千古兴亡著简编。

身老自堪归杜曲,诗成谁使效张颠。

平生心事何人解,拟向王门一上笺。

次韵高德初述怀(时寓化成庵)·其二

明朝朱同

笛声惊起海龙眠,送作江南雨满天。

世上风云閒老手,山中灯火废残编。

窜身岭海悲韩愈,借榻禅房喜大颠。

自是草庐无意卧,不烦束帛为戋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