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释如净的诗 > 源山主求赞顶相

源山主求赞顶相

[宋朝]:释如净

个是净慈毛和尚,口言祸福有定当。
逐日随缘去赴斋,是谓两脚功德藏。
雕装千佛,右砌两廊。
判断一切魍魉鬼,主管五百罗汉堂。
至於修桥造路,与夫浴主街坊。
闻一切善事如蝇见血,闻一切恶事似蟹落汤。
有时随搂搜,若万回老子懽喜。
有时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颠狂。
得一文钱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谢天。
只一味朴直,无些子壒尘。
所以打动好事檀那,画出这般面觜。
且道如何比拟,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

释如净简介

宋朝·释如净的简介

释如净,字长翁(《中国佛学人名辞典》),俗姓俞,明州苇江(今浙江宁波)人。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相侍十五年。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迁台州瑞岩寺、临...〔释如净的诗(213篇) 释如净的名句

猜你喜欢

源山主求赞顶相

宋朝释如净

个是净慈毛和尚,口言祸福有定当。
逐日随缘去赴斋,是谓两脚功德藏。
雕装千佛,右砌两廊。
判断一切魍魉鬼,主管五百罗汉堂。
至於修桥造路,与夫浴主街坊。
闻一切善事如蝇见血,闻一切恶事似蟹落汤。
有时随搂搜,若万回老子懽喜。
有时放歇蹶,若布袋和尚颠狂。
得一文钱不曾落地,合十爪掌常乃谢天。
只一味朴直,无些子壒尘。
所以打动好事檀那,画出这般面觜。
且道如何比拟,八月十五中夜凉,一轮月照西湖水。

平江虞祖道写顶相求赞

宋朝释昙华

枯松下,盘陀上,独坐大方,横按拄杖。
谓是应庵,无恁相状。
谓非应庵,谁肯归向。
分付祖道,试自定当。

禅人写师顶相求赞·禅不参

宋朝释师观

禅不参,道不学,个样村僧唱喏也。错错,一段风光无处著。

禅人写师顶相求赞·或处禅林

宋朝释师观

或处禅林,或居树下。
或在僧房,或白衣舍。
法惠写出如是观,单明张拙秀才话。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衲僧顶相

宋朝释正觉

衲僧顶相,不可近向。
俯而九渊之下,仰而重霄之上。
以法界为疆,以虚空为量。
闹市里释提洹因,百草头俱胝和尚。

信庵居士画月庵老衲月林顶相求赞

宋朝释师观

佛祖权衡,人天眼目。
瞻之仰之,鼎分三足。
休言六耳不同谋,断弦须是弯胶续。

松源山

宋朝喻良能

征途未尽弋阳西,且过松源九节溪。
烟雨蒙蒙山色好,鹧鸪更与尽情啼。

清源山

宋朝钱熙

巍峨堆压郡城阴,秀出天涯几万寻。
翠影倒时吞半郭,岚半凝处滴疏林。

浙源山

宋朝权邦彦

一抹冷云遮岭半,千章古木满岩隈。山深林合失昏昼,路转溪回迷去来。

鹰隼翻空何事击,猿猱缘壁为谁哀。此行步步山寮界,归雁诗图相对开。

南源山

唐代姚偓

修径投幽隐,轻裘怯暮寒。闲僧能解榻,倦客得休鞍。
白雨鸣山麓,青灯语夜阑。明朝梯石路,更仗笋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