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王铚的诗 >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我游东阳城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我游东阳城

[宋朝]:王铚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九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作品赏析

【原题】: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览终日记所见

王铚简介

宋朝·王铚的简介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王铚的诗(210篇) 王铚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我游东阳城

宋朝王铚

我游东阳城,隐侯昔所制。
山川无古今,城邑有存废。
梦寐涵碧亭,草间得遗记。
飞流落天明,喷洒寒玉碎。
停车风雪中,岂特生秋意。
李杜到韩刘,峥嵘相品次。
景因真赏见,遗句细吟味。
假盖上前峰,提携有儿稚。
明朝春开晴,步到中兴寺。
山僧引客游,佳处相指示。
九峰四抱圆,浮烟生暖翠。
唐年故刺史,宅作布金地。
报以遗姓存,犹感邑中厉。

游东阳涵碧亭刘梦得所赋诗也明日过中兴寺游·宝月生旁邑

宋朝王铚

宝月生旁邑,应真传绝艺。
峨峨画三佛,张吴意能俪。
气象随世低,病鹘无猛鸷。
碑阴笔纵横,才翁雄近世。
疑是苏耽鹤,去家已千岁。
怀土一来归,故画华表字。
上方有重阁,景与众山会。
一酌玻璃泉,碧色剑芒淬。
小丛相思树,红蕊粲丹荔。
僧言此芳根,草木独灵异。
上枝花尽开,下实方委坠。
开落俟相见,终始周一岁。
一同桃与李,华实苦相避。
愧师论应实,未辨谈实际。
山寒足力疲,蕙帐聊假寐。
交错佛衣巾,红绿错裙袂。
虽非维摩室,天女亦游戏。
起濯古铜壶,凛凛存往制。
涤手焚妙香,剩与洗尘滓。
欹枕听松风,为我勤解秽。
幽寻欲黄昏,小圃春物丽。
落日在前峰,骀荡东君醉。
宫娥失翠钿,摇荡谁复制。
风起落花多,翩然如坠珥。
植杖久裴回,羇旅得少慰。
恨无昔人语,剖析发幽秘。
明朝漫回首,长途方耸辔。
绵绵芳草多,天涯乱愁思。

东阳涵碧亭

唐代于兴宗

高低竹杂松,积翠复留风。路剧阴溪里,寒生暑气中。

东阳道旁涵碧亭

宋朝刘宰

四山委苍翠,一沼湛清涟。
云飞松竹留,石堕藤萝牵。
泉昔乱丝竹,鸟语赓笑言。
斯亭作者谁,挽仰四百年。
栋宇有兴废,篇章足流傅。
官道纷往来,此地旷周旋。
乃知造物意,以遗静者便。
我来旱暵馀,龟兆坼平田。
攀崖遡源委,石窦鸣涓涓。
摩挲两石鱼,变化定何年。

再游东阳

宋朝喻良能

十年不到还重来,往事一梦真悠哉。
寻幽已访涵碧寺,乘兴欲上吴宁台。
苍松怪石虽饱览,黄钿拒霜犹未开。
白云西来入我念,又驭两腋清风回。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

元朝凌云翰

每到看山眼倍明,况蓬东岘有馀清。一时桂棹沙头拾,三日篮舆道上行。

事业每因多难见,文章端为不平鸣。作亭曾拟羊公祜,莫道当时独好名。

次韵周公辅游东阳东岘因其所述之实而赋之·其一·

元朝凌云翰

置守当年为罢侯,剖符皆是帝王州。一瓢挂在长松下,方信箕山有许由。

探梅·我游东村冲暮烟

宋朝陆游

我游东村冲暮烟,断桥流水鸣溅溅。欲寻梅花作一笑,数枝忽到拄杖边。高标元合著山泽,绝艳岂复施丹铅。定知曾授餐玉法,不尔恐是淩波仙。锦江赋诗忽万里,蓬山把酒今三年。相逢风味宛如昨,人生何者非前缘?颇思取醉极清赏,杖头幸有百许钱。但判插破乌纱帽,莫记吹落黄金船。

寓东阳·元帅东阳主

宋朝刘过

元帅东阳主,令群吾故人。
可怜九华客,犹是一穷民。
古者狂狷士,人间自在身。
化工都不管,何地有阳春。

九日随家人游东山遂游东园

宋朝王安石

暑往讵几时,凉归亦云暂。
相随东山乐,及此身无憾。
聊回清池柂,更伏荒城槛。
采采黄金花,持杯为君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