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杨万里的诗 >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朝]: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欢喜 一作:空欢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 一作:放出)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立刻将你阻拦。

注释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②莫言:不要说。③赚得:骗得。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⑤拦:阻拦,阻挡。

作品赏析

  本诗朴实平易,生动形象,表现力强,一个“空”字突出表现了“行人”被“赚”后的失落神态。“放”、“拦”等词语的运用,赋予“万山”人的思想、人的性格,使万山活了起来。

  第一句当头喝起,“莫言下岭便无难”,这是一个富于包孕的诗句,它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经历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山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莫言”二字,像是自诫,又像是提醒别人,耐人寻味。

  第二句补足首句,“赚得行人空喜欢”,“赚”字富于幽默风趣。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形成鲜明对比,因此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诗人在这里点出而不说破,给读者留下悬念,使下两句的出现更引人注目。

  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本无知,“一山放过一山拦”的形容却把山变成了有生命有灵性的东西。它仿佛给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而行人的种种心情——意外、惊诧、厌烦,直至恍然大悟,也都在这一“拦”一“放”的重复中体现出来了。

  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这首诗作于诗人在建康江东转运副使任上外出纪行的时候。诗人一生力主抗战,反对屈膝投降,故一直不得重用,宋孝宗登基后,便被外放做官。作者途经松源时,见群山环绕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杨万里简介

宋朝·杨万里的简介

杨万里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杨万里的诗(1687篇) 杨万里的名句

猜你喜欢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宋朝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错欢喜 一作:空欢喜)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放过 一作:放出)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山北溪声一路迎

宋朝杨万里

山北溪声一路迎,山南溪响送人行。也知流向金陵去,若过金陵莫寄声。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后山勒水向东驰

宋朝杨万里

后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正是行人肠断时

宋朝杨万里

正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後山勒水向东驰

宋朝杨万里

後山勒水向东驰,却被前山勒向西。道是水柔无性气,急声声怒慢声悲。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政是行人肠断时

宋朝杨万里

政是行人肠断时,子规得得向人啼。若能泪得居人脸,始信春愁总为伊。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君看人迹蝶来轻

宋朝杨万里

君看人迹蝶来轻,蹈得林间路作坑。古路今人行不得,一时移上上头行。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雨入秋田恰及时

宋朝杨万里

雨入秋田恰及时,禾头相枕卧相依。路南路北皆秋水,净洗行人屦上泥。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梦中一夜雨浪浪

宋朝杨万里

梦中一夜雨浪浪,晓过田间尚雨香。塘水溉田能几许,雨余田水却皈塘。

发孔镇晨炊漆桥道中纪行十首·雨入秋空细复轻

宋朝杨万里

雨入秋空细复轻,松梢积得太多生。忽然落点拳来大,偏作行人滴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