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张伯端的诗 > 性地颂·求生本自无生

性地颂·求生本自无生

[宋朝]:张伯端

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
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

张伯端简介

宋朝·张伯端的简介

张伯端 张伯端(公元983年—1082年),一说(公元984年—1082年),道教南宗初祖,字平叔,号紫阳、紫阳山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诚)。人称“悟真先生”,传...〔张伯端的诗(138篇) 张伯端的名句

猜你喜欢

性地颂·求生本自无生

宋朝张伯端

求生本自无生,畏灭何曾暂灭。
眼见不如耳见,口说争如鼻说。

西江月·本自无生无灭

宋朝张伯端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只如罪福亦何根。妙体何曾增损。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今朝磨莹照乾坤。万象超然难隐。

性地颂·佛性非同异

宋朝张伯端

佛性非同异,千灯共一光。
增之宁解溢,减著且无伤。
取舍皆为过,焚漂总不妨。
见闻知觉法,无一可猜量。

性地颂·一物含闻见觉知

宋朝张伯端

一物含闻见觉知,盖诸尘境显其机。
灵常一物尚非有,四者凭何作所依。

性地颂·如来妙体遍河沙

宋朝张伯端

如来妙体遍河沙,万象森罗无障遮。
会得圆通真法眼,始知三界是吾家。

性地颂·视之不可见其形

宋朝张伯端

视之不可见其形,及至呼之又却应。
莫道此声如谷响,若还无谷有何声。

觉地颂·其二

唐代惟劲

业识茫茫没苦海,徇流浩浩逐飘零。

大圣慈悲兴救济,一声用处出三声。

智身由从法身起,行身还约智身生。

智行二身融无二,还归一体本来平。

万有齐含真海印,一心普现总圆明。

湛光焰焰何依止,空性荡荡无所停。

处处示生无生相,处处示灭无灭形。

珠镜顿印无来往,浮云聚散勿常程。

出没任真同水月,应缘如响化群情。

众生性地元无染,只缘浮妄翳真精。

不了五阴如空聚,岂知四大若干城。

觉地颂·其一

唐代惟劲

略明觉地名同异,起复初终互换生。

性海首建增名号,妙觉还依性觉明。

体觉俱含于明妙,明觉妙觉并双行。

妙觉觉妙元明体,全成无漏一真精。

明觉觉明明所了,或因了相失元明。

明妙二觉宗体决,体觉性觉二同明。

湛觉圆圆无增减,此中无佛与众生。

不觉始终非了了,不闻迷悟岂惺惺。

是称心地如来藏,亦无觉照及无生。

非生非灭真如海,湛然常住名无名。

太虚未觉生霞点,岂闻微尘有漏声。

空沤匪离于觉海,动寂元是一真明。

觉明体尔含灵焰,觉明逐焰致亏盈。

差之不返名无觉,会之复本始觉生。

本觉由因始觉生,正觉还依合觉明。

由地二种成差互,遂令浑作赖邪名。

具含染净双歧路,觉明含处异途萌。

性起无生不动智,不离觉体本圆成。

性起转觉翻生所,遂令有漏堕迷盲。

无明因爱相滋润,名色根本相次生。

七识转处蒙圆镜,五六生时蔽觉明。

触受有取相依起,生老病死继续行。

觉地颂·其三

唐代惟劲

我慢痴山高屹屹,无明欲海杳溟溟。

每逐旃陁憍诳友,常随猛兽作悲鸣。

自性转识翻为幻,自心幻境自心惊。

了此幻性同阳焰,空花识浪复圆成。

太虚忽觉浮云散,始觉虚空本自清。

今古湛然常皎莹,不得古今凡圣名。

偈颂八十七首·天阴性地昏

宋朝释慧开

天阴性地昏,日出心光耀。
柱杖笑呵呵,禅{左爿右木}也{左足右孛}跳。
管甚岁余闰,一任月大小。
淈{左氵右盾}几春秋,用处非常峭。
可怜五十三知识,未曾梦见顶门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