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商隐的诗 > 骊山有感

骊山有感

[唐代]:李商隐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骊山温泉如同香汤,暖雾霭霭泛出芳香。九条龙嘴中吐出泉水,呵护着泉中的玉莲房。每天清晨在长生殿,明皇与责妃成对成双。皇亲国戚都乘金舆去,不愿去长生殿的只有寿王。

注释

1.骊岫:即骊山;岫,峰峦。骊山在陕西西安临潼区东南,因古骊戎族居此而得名,亦名郾山。2.飞泉:指温泉。3.“泛”,汲古注:“一作‘有’。”4.九龙:华清宫九龙殿,唐明皇御汤浴殿。5.呵护:阿禁守护。6.莲房:莲蓬。因各孔分隔如房,故名。7.平明:犹黎明。8.长生殿:华清宫之斋殿,一说寝殿。9.金舆:皇帝的车驾。10.寿王:李瑁,明皇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写作背景

《骊山有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借唐玄宗和杨贵妃之事,讽喻和劝诫当代皇帝。诗的起句写景,第二句兴叹,借景抒情,巧用典故,表达了诗人虽怀才不遇,但能洒脱面对的情感,诗歌运用典故,委婉多姿,工致含蓄,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豁达的态度。

作品赏析

全诗对玄宗强占儿媳的秽行不着一字,而其荒淫已揭露无遗。作者对玄宗因专宠贵妃而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朝从此一蹶不振,深为慨叹,不仅屡刺其荒淫,且一再举出寿王,刺其无道之至,在当时文人中最为大胆尖锐。诗的首句写景,描绘骊山温泉的优美环境。次句表面上写温泉之景,实寓隐比在内。龙,在义山诗中本来就是男性的代称。九龙吐温泉水,由“玉莲房”承接,这一意象隐指明皇、贵妃在温泉池的相会。作者用“呵护”把龙拟人化,极妙。明皇宠幸玉环,用“呵护”十分形象。三四句一转,写寿王内心的怨恨,他不去长生殿,不愿看到父皇与昔日的“寿王妃”亲昵。诗人抓住这一细节,以之入诗,极有魅力。诗人对寿王是寄予同情的,这是李商隐正义感的品格显示。诗人对明皇、贵妃之恋从无好感,作者所有涉及明皇贵妃的诗都是明证。名家点评宋代诗人范晞文:李商隐咏真妃之事则日:“平时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唯寿王。”彰君之恶也。圣人答陈司败知礼之问,恐不尔也。(《对床夜语》卷三)清代词人、学者、藏书家朱彝尊:浅直,不及《龙池》多矣。(沈辑评)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焯:末句太露。(《义门读书记》)清代文学家、诗人屈复:此诗可以不作,即作亦宜浑涵不露。看少陵每于天宝时何等语意,则义山之陋不辨自明矣。(《玉溪生诗意》卷七)清初学者姚培谦:刺得严冷。(分体笺注《李义山诗集》卷十五)清代诗人程梦星:义山词极绮丽,而持义却极正大,往往如此,今人都不觉也。(《重订李义山诗集笺注》卷中)清代政治家、文学家纪昀:既少含蓄,亦乖风雅,如此诗不作何妨,所宜悬之戒律者此也。(《抄诗或问》)清代文人潘德舆:“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唯寿王。”唐人多犯此恶习。商隐爱学杜诗,杜诗中岂有此等猖獗处?(《养—斋诗话》卷三)前燕京大学教授张采田:杨妃事唐人彰之诗篇,明讥毒刺,不一而足,何有于义山!当时原不以为忌讳也。纪氏苛论无谓。(《李义山诗辨正》)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骊山有感

唐代李商隐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骊山有感

唐代李商隐

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
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骊山有感二首·其二

宋朝伊喇霖

山下惊飞烈火灰,山头犹弄紫金杯。

梦回未奏梨园曲,卧听吟风阿滥堆。

骊山有感二首·其一

宋朝伊喇霖

苍苔径滑明珠殿,落叶林荒羯鼓楼。

渭水都来细如线,若为流得许多愁。

马山有感

明朝华德

雨洗春山出翠螺,过桥新涨落花多。

玉骢踏遍松根路,漫听莺声起薜萝。

崖山有感

明朝孙蕡

崖山峙海门,乃宋沉国所。双龙如九渊,义士赴疆虏。

妻子驱先沦,焚香亦何补。我来吊忠魂,但见浪花舞。

底用玺发驱,凄其为怀古。

石景山有感

清朝毛澄

昆明湖上晚烟苍,讲武当年此校场。

霜叶高翻黄屋纛,雨莎平卧绿沈枪。

蜺旌不复从天下,虎帐谁亲近日旁。

六十年间秋草净,臂鹰老校晒斜阳。

登丰山有感

宋朝杨晨

丰山东走势蜿蜒,海月江风入暮天。剩有孱王传逸史,几经名士结吟缘。

洞中蝙蝠多栖壁,峡口盘螭欲喷泉。太息沧桑真一瞬,后人谁念郓欢田。

过关山有感

明朝梁元柱

匹马岩关度夕曛,雨馀秋色净无垠。

平林地轴开青甸,磴道天门锁白云。

漠漠荒烟连野迥,寥寥哀雁隔峰闻。

登高凝睇伤摇落,南北风尘尚驻军。

重过衡山有感

明朝张吉

荆扬镇岳本衡峰,何事人皆奉岱宗。

病起昭王在今日,须知河伯亦蒙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