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商隐的诗 >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唐代]:李商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华阳:长安永宁里道观名,即华阳公主旧宅序。宋真人:名不详,或谓即商隐诗《月夜重寄宋华阳姊妹》题内的姊妹之一。清都:本指天帝所居,这里借指作者早年学道的玉阳山道观。刘先生:当为年长道尊之道流。宋、刘必昔日与商隐同在玉阳学道者,刘或与商隐有师徒之分。②帝宸:天帝衰居。“沦滴”而“别帝宸”者,指华阳宋真人。③《黄庭内景经》注:“蕊珠,上清境宫阙名。”蕊珠人:指仙女,句谓宋沦谪尘世,未返天上,犹与旧侣别离。谢:辞。④茅许:指茅盈、许迈。⑤刘卢:指刘混、卢湛。⑥玉检:指《三元玉检经》。《太平御览》引《三元玉检经》云:“元始天尊于上清宫告明授《三元玉检》,使付学有玄名应为上清真人者,度为女道士。”凤篆:指道经上象龙凤之势的文字。《三洞经》:“道家字曰云篆、曰天书、曰龙章、曰凤文。”迷凤篆,谓时间久远,字迹模糊。⑦金华:指金华玉女。《云笈七签》:“六玄宫主会元真帝君于灵台观,龙车鹤骑,仙仗森列,金华玉女浮游至帝前,为帝陈金丹之道。语讫,金华复位,众真冉冉而隐。”道书中每言神仙驾龙。⑧周史:指老子。《神仙传》谓其文王时为守藏史,武王时为柱下史。又云:徐甲受雇于老子。老子出关,甲索偿不得,乃请人作辞,诣关令以言老子。老子曰:“汝久应死,吾……故以太玄清生符与汝,所以至今日。”乃使甲张口向地,其太玄真符立出于地,甲成一丛枯骨矣。关令伊喜乃为甲叩头请命。老子复以符投之,甲立更生。此处以周史喻刘,以徐甲自喻,谓刘对己有再造之恩。

写作背景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是中国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曲折地证明了诗人李商隐与宋华阳爱情故事。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赠华阳宋真人兼寄清都刘先生

唐代李商隐

沦谪千年别帝宸,至今犹谢蕊珠人。

但惊茅许同仙籍,不道刘卢是世亲。

玉检赐书迷凤篆,金华归驾冷龙鳞。

不因杖屦逢周史,徐甲何曾有此身。

赠华阳法师

宋朝蔡卞

师到华阳洞,山华几度开。
只应常救物,却遣世人来。

赠华阳道者

明朝王樵

华阳真人坐菊斋,一觞还对菊花开。

丹霞满面双瞳碧,笑阅人间几去来。

寄赠华阳洞隐者

元朝薛玄曦

归去华阳古洞天,高情萧爽绝凡缘。牵萝石壁书红叶,散发云林卧紫烟。

长史玉经何日降,隐居真诀至今传。江东却拟寻君去,合景回风问上玄。

寄赠华阳洞隐者

元朝刘汶

一日书成四海传,华阳始信有儒仙。神交弘景吹笙夜,心在留侯辟谷年。

重碧拈春瓢贮月,硬黄临帖研分泉。山中物色清无限,便拟凌云到洞天。

赠华阳处士孙以言

明朝徐溥

句曲幽栖处,分明小洞天。

浮生空富贵,幻迹自神仙。

梅月閒中咏,松云醉后眠。

何时寻旧约,重泛剡溪船。

西陵怀灵一上人兼寄朱放

唐代张南史

淮海风涛起,江关忧思长。同悲鹊绕树,独坐雁随阳。
山晚云藏雪,汀寒月照霜。由来濯缨处,渔父爱沧浪。

寄赠华阳洞隐者·天上神仙白玉扉

宋朝李楙

天上神仙白玉扉,春云谁绣六铢衣。
人间传得新诗句,为有高僧到紫微。

寄赠华阳洞隐者·句容郭里望三峰

宋朝李楙

句容郭里望三峰,绿翠芙蓉杳霭中。
安得与君骑两鹿,碧岩深处听松风。

沉香浦送澹归上人兼寄元孝金吾

明朝陈子升

舴艋载孤客,一湾复一湾。

沿洄欲指沉香浦,轻桡声入水潺湲。

短蓑破笠伴枯槁,山眉相顾明烟鬟。

长风万里成夙往,鸥飞凫浴洲渚间。

依稀三见东海浅,巀嶭忽对蓬莱山。

秦王此境何曾至,驺衍能知九州事。

虞舜原为天下君,至今偏有神仙意。

苍梧云影明复微,潇湘竹泪沾人衣。

九成台圮狐狸卧,瑶瑟龙吟水中破。

禺阳二子笛声残,朱明梅花吹古寒。

南武销沉南汉绝,苍苔满道谁呼鸾。

君不见素馨田近城西社,素馨花气薰游冶。

素馨墓上牛羊来,当日人前面空赭。

仆本豪华澹荡人,奇情逸思超无垠。

鲲鱼本化北溟水,那知蹭蹬桃源津。

十年九迁无定止,一生万事随流水。

海畔还逢逐臭夫,污尘何处堪湔洗。

曹溪分流香且甘,故人往结松间庵。

此水直待夷齐饮,从他取尽石门贪。

扁舟笑彼陶朱富,携童入海期老寿。

我不能同五百人一死从田横,会当直入四百峰师事安期生。

向人贷粟不得饱,餐芝自可呼龙耕。

五岳遥遥未遽蹑,行行请避西山猎。

同心不见当奈何,今夜相思浮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