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鲍照的诗 > 梅花落

梅花落

[南北朝]: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庭院中有许许多多的杂树,却偏偏对梅花赞许感叹。
请问你为何会如此?是因为它能在寒霜中开花,在寒露中结果实。
可是,一旦到了春天,在春风中摇荡,在春日里妩媚的你,却纷纷随风飘落净尽,徒有抗寒霜的外表,却没有抗寒霜的本质。

注释

1.中庭:庭院中。
2.咨嗟:叹息声。
3.君:指上句"偏为梅咨嗟"的诗人。
4.其:指梅花。
5.作花:开花。
6.作实:结实。
7.尔:指杂树。
8.霜华:即前句"霜中能作花"的简称。华:通“花”。
9.霜质:本指梅花的抗寒能力,借喻抵抗艰难恶劣环境的本质。

写作背景

《梅花落》是南朝宋诗人鲍照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开头两句以杂树衬托梅花,领起全诗。中间四句,说明自己为什么独爱梅花,尽写梅之可爱。末两句以感慨作结,以杂树的有华无质,更突出梅的品质。全诗对比鲜明,在表达情感上一改直抒胸臆的写法,托物明志,借助对不畏霜露的梅花的赞美,来表明自己不愿顺随俗流的坚定不拔的志趣,使得此诗更为含蓄、深沉。

作品赏析

《梅花落》属汉乐府“横吹曲”。鲍照沿用乐府旧题,创作了此诗。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这里的“杂树”和“梅”含有象征意义。杂树,“亦指世间悠悠者流”(《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即一般无节操的士大夫;庭院中有各种树木,而人最赞赏的是梅花,观点十分鲜明。
之后是诗人与杂树的对话。“问君何独然?”这句是假托杂树的问话:“你为什么单单赞赏梅花呢?”诗人答道,“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念其”之“其”,谓梅花;“念尔”之“尔”,谓杂树。全句意为,因梅花不畏严寒,能在霜中开花,露中结实;而杂树只能在春风中摇曳,在春日下盛开,有的虽然也能在霜中开花,却又随寒风零落而没有耐寒的品质。在此,诗人将杂树拟人,并将它与梅花放在一起,用对比的方式加以描绘、说明,通过对耐寒梅花的赞美,批判了杂树的软弱动摇。两者在比较中得到鉴别,强化,可谓相得益彰。
此诗主要是托讽之辞。其一褒一贬,表现了诗人鲜明的态度。他那质朴的诗句中明确表示了对节操低下的士大夫的蔑视和对旷达之士的赞扬。这里还包含着寒士被压抑的义愤和对高门世族垄断政权的控诉。诗歌以充沛的气势,强烈的个性,明快的语言,给读者以震撼。
这首诗采用杂言,音节顿挫激扬,富于变化,诗的构思新颖、巧妙,运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大自然中司空见惯的树和花人格化,借助于对话、对比等手法,使诗中的深刻含义得到形象的体现,象征色彩浓郁。假象见义,借此言彼,以生动婉曲的形式言志,增添了诗歌耐人咀嚼的韵味。
陆时雍说:“明远才力标举,凌厉当年;如五丁凿山,开世人所未有!”从《梅花落》一诗中可以看出,鲍照无愧于陆氏的评价。

鲍照简介

南北朝·鲍照的简介

鲍照 鲍照(414年-466年),字明远,东海郡人(今属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中国南朝宋杰出的文学家、诗人。宋元嘉中,临川王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近远必至”,鲍照以辞章之美而被看...〔鲍照的诗(200篇) 鲍照的名句

猜你喜欢

和东坡先生梅花三首·梅花落尽上饶村

宋朝晁补之

梅花落尽上饶村,肠断子规啼月魂。
慰人独有白玉蕊,不到窗前只醉昏。
坐垆环瓮不举首,浮花浪蕊空满园。
海山有客心似水,挥麈自散炎洲温。
松风亭下亦如梦,不见枝雪流初暾。
孙登一弦百韵足,有山便足同苏门。
似闻对客但长啸,独谓此花终日言。
一篇尚可三致志,听人酌去如衢樽。

梅花落

南北朝徐陵

对户一株梅。
新花落故栽。
燕拾还莲井。
风吹上镜台。
娼家怨思妾。
楼上独徘徊。
啼看竹叶锦。
簪罢未能裁。

梅花落

南北朝鲍照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
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风飚,徒有霜华无霜质。

梅花落

唐代杨炯

窗外一株梅,寒花五出开。影随朝日远,香逐便风来。泣对铜钩障,愁看玉镜台。行人断消息,春恨几裴回。

梅花落

唐代卢照邻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雪处疑花满,花边似雪回。因风入舞袖,杂粉向妆台。匈奴几万里,春至不知来。

梅花落

唐代沈佺期

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寒花已落,风暖叶应开。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盛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梅花落

南北朝张正见

芳树映雪野,发早觉寒侵。落远香风急,飞多花径深。

周人叹初摽,魏帝指前林。边城少灌木,折此自悲吟。

梅花落

南北朝吴均

终冬十二月,寒风西北吹。独有梅花落,飘荡不依枝。

流连逐霜彩,散漫下冰澌。何当与春日,共映芙蓉池。

梅花落

清朝纳兰容若

春色凤城来,寒梅逼岁开。
条风初入树,缥雪渐侵苔。
粉逐莺衣散,香黏蝶翅回。
陇头人未返,急管莫频催

梅花落

元朝周巽

中庭一树梅,飞雪委荒苔。我行惊岁委,几回花落又花开。

玉箸啼妆面,思君契阔何由见。城头霜角入云悲,吹断芳魂泪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