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邯郸淳的诗 > 截竿入城

截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译文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注释
者:代词。可以译为“的人”
初:开始时,文中表示第一次
入:进去;进入
执:握,持,拿
亦:也,仍然
俄:一会儿,不久
至:来到这里
吾:我
矣:了,承接
遂:于是,就
计:计谋,办法
而:连词,表承接,然后
老父(fǔ):古时对年长的男人的尊称
圣人:最完善、最有学识的人
何:疑问代词,怎么,为什么
中截:从中间截断。“中”在这里作“截”的状语,裁断
之:代词。此处代长竿
但:只,仅,但是
以:用

作品赏析

道理

  “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做事不会思考,死板的循规蹈矩,不知变通 。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绝不能盲目地顺从别人的意见。

邯郸淳简介

魏晋·邯郸淳的简介

邯郸淳 邯郸淳(一作邯郸浮)(约132—221),又名竺,字子叔(一作子淑),又字子礼(或作正礼),东汉时颍(yǐng)川阳翟(dí)(今禹州市)人,三国魏书法家,官至给事中...〔邯郸淳的诗(3篇) 邯郸淳的名句

猜你喜欢

截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鲁人锯竿入城

魏晋邯郸淳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世之愚,莫之及也。

入城

宋朝范成大

十里清风一饷间,片帆真欲解人颜。
林家庄近闻鹅鸭,船到阊门尽未关。

入城

明朝刘崧

江水依然抱石矶,独行空感旧游非。
晚山当户日初落,秋草满城人未归。
田鼠引群穿井出,山鸡求食傍檐飞。
向来车马东门路,忽忆朋游泪满衣。

入城难

宋朝文天祥

轻身漂泊入銮江,太守欣然为避堂。
若使闭城呼不应,人间生死路茫茫。

不入城

明朝张琦(君玉)

不入城而又入城,半生心迹未分明。

乍逢麋鹿相招去,今觉山林有路行。

越绝漫须悲往事,吴歌且自学新声。

雪蕉霜柳垂垂在,寒对衰翁亦有情。

甿入城行

清朝赵执信

村甿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
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
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
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
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
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
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
门外甿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
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
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
诘朝甿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

氓入城行

清朝赵执信

村氓终岁不入城,入城怕逢县令行。行逢县令犹自可,莫见当衙据案坐。

但闻坐处已惊魂,何事喧轰来向村。锒铛杻械从青盖,狼顾狐嗥怖杀人。

鞭笞榜掠惨不止,老幼家家血相视。官私计尽生路无,不如却就城中死。

一呼万应齐挥拳,胥隶奔散如飞烟。可怜县令窜何处?眼望高城不敢前。

城中大官临广堂,颇知县令出赈荒。门外氓声忽鼎沸,急传温语无张皇。

城中酒浓馎饦好,人人给钱买醉饱。醉饱争趋县令衙,撤扉毁阁如风扫。

县令深宵匍匐归,奴颜囚首销凶威。诘朝氓去城中定,大官咨嗟顾县令。

夏夜入城

宋朝项安世

巾栉侵残夜,衣裳谒上官。
市心偏得热,堤面自生寒。
水阔江湖小,川平象纬宽。
篮舆得佳梦,摇兀又惊残。

送僧入城

宋朝释重显

云笼碧嶂月笼台,此去城中早晚回。
不为拂光谒韩愈,问君何事出山来。